“大多数人认为,恨自己的母亲好罪恶,他们很虚伪。”《我杀了我妈妈》中男主角于贝尔这样独白道,这部电影曾获得2009年的戛纳电影节三大奖项,导演、编剧、主演都是当年不到20岁的哈维尔·多兰,影片讲述的是16岁的高中男生于贝尔和妈妈香塔尔相爱相伤的故事,如此平常的题材在多兰的镜头下呈现出了新意。
影片开头引用莫泊桑的名言:“我们爱自己的母亲而不自知,唯有终极分离之际,才明了这份爱的根扎得有多深。”处在青春期的于贝尔觉得跟妈妈生活在一起非常痛苦,他厌恶她吃东西时的样子,汁水横流,嘴角沾满食物残渣;
他厌恶她那些夸张鲜艳的服饰和俗气而不自知的品味;
他厌恶她喋喋不休自己有多辛苦,多尽责,顺便贬低儿子不知满足。
“问问你的同学,哪位家长每天开车送孩子上学?”
“家里不是旅馆,我也不是你的仆人!”
这样的话似曾相识,为儿女们默默付出的父母常常会觉得惊讶和委屈,为什么孩子们不能体会他们的感受?于贝尔能看到的是妈妈结婚生子并非自愿,和爸爸离婚后脾气更加暴躁,她讨厌做饭,讨厌为孩子付出,甚至把他当作累赘,相比朋友家开放明朗的氛围,于贝尔家的房子里沉默阴郁。
这一切都让他难以忍受,充满攻击性,没完没了地和妈妈吵架,用尖酸刻薄的话刺激她。之后于贝尔又内心深感愧疚,发现自己深爱着妈妈,于是他会下厨做饭,不发脾气,做一个好儿子,可渐渐地,妈妈的一言一行又挑起了他的怒气……
而在妈妈这一方,小时候的于贝尔是那么依恋她,什么事都对她说,现在她一开口就被他骂,做什么都不对,为了做一个好母亲,她在温柔、粗暴、唠叨、沉默、无奈等多种情绪之间来回转换,也在崩溃边缘挣扎。
《我杀了我妈妈》中有两场前后对照的戏直观地反映了妈妈对儿子的情感。第一场是于贝尔想要搬出去住,他第一次说时妈妈白天刚在全班同学面前骂了他一顿,因为他告诉老师自己父母双亡,晚上他回到家,妈妈边看电视边在电脑上打牌,她这个架势摆明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慌张,当于贝尔提出这个想法后,妈妈意外地平和,继续打牌,假装对儿子的叛变无所谓。
第二场是改天晚上于贝尔旧事重提,妈妈还在认真地看电视,其实她只是在逃避,一边嫌儿子挡住电视了一边矢口否认答应他搬出去住的事情,抓狂的于贝尔一顿跳脚咒骂,还把妈妈的爆米花全倒在地上,然后摔门而出,妈妈唠叨着把爆米花捡起来,无奈中有着庆幸。
影片前半小时铺陈了紧张的母子关系,导演用于贝尔的主观视角来阐述自己和审视他人,因此观众的情感天平倾向于他,直到妈妈得知于贝尔是同性恋后,开始更多展现妈妈的内心世界。
不过整体上,导演还是用一分为二的对峙画面和双线叙事让两方都有展现,在结尾达到和解。
母子之情复杂深沉,小时候儿子对妈妈充满依恋,如果妈妈问:“万一我不在了你怎么办?”孩子多半会伤心大哭,后来,想要远走高飞的孩子赌气说:“万一我今天死了呢?”,妈妈不回答,等他走远后自言自语:“妈妈明天就死。”
“我杀了我妈妈”只是于贝尔的一个念头,是他找不到爱的的方式的极端宣泄,是他从母子一体到独立自我之间的觉醒过程,是他接受世界不完满的必经之路,也是他驾驭内心敌人的初体验。
很难想像《我杀了我妈妈》出自如此年轻的导演之手,除了不俗的艺术品味和天马行空的电影创意之外,更让人佩服的是哈维尔·多兰实时、如实解剖自己和记录生活的能力。
这部电影推荐给亲子关系不和谐的人群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