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第十八章 《什么是大问题,或者,什么是小问题?》
我阅读这本书,并不是一个享受。这也是为什么我用读书笔记的形式来强迫,是的,强迫自己把这本书读完,并且可以领会到一些对写作有启发的观点或方法。我想我是熬过来了,在读到《【无戒学堂】小说的灵感随手可拾》时,我有种开窍的感觉,起码我知道那些好的作品的灵感,我也有机会获得。它们可以是一个思想,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或是一段与朋友的对话。只要我不断思考,我就有机会写出我想要的作品。
而今天读到的这章,是对前面所学的一个引申,用具体的例子,进一步展示一部伟大的作品是如何产生的。
“小说思想原则”,伟大的小说一定要有思想,反映的是处在任何阶段的人生,任何时代,都会面临的问题。比如说
“他并不了解存在主义的那一套术语,但是他的感觉的确是因自由而焦虑的一个典型案例-就是说既意识到自己享有自由,同时又意识到享有自由是一种恐怖的状态。” - 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
这是小说中的一段对话,福尔斯用他的小说来诠释让·保罗·萨特的虚无和阿尔贝·加缪的二元论。让这部小说惊动了那个时代,是六十年代的旷世之作。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有好的思想,便是一部好的小说,绝对不会。“小说思想原则”告诉我们:如果小说本身很糟糕,它的哲思再好也没用。要学会把故事讲好了,情节、人物、语言和叙述能够引人入胜,才能把读者吸引到故事里,读到精彩处,让他们站起来,因为看到了同样的困惑,引起他们对自己人生的思考,恍然无法躲避的焦虑。
也许,这个法则让我们明白,好的叙述,好的故事,可以让一部作品成为畅销书,但是想要避免昙花一现的命运,还是要有思想的。小说家要做好的就是如何将体验后的广阔的思想融入到个人层面。就像我们是通过小燕子才领略到皇上手里握有绝对生死权的可怕,肯定不是在上历史课的时候。
如果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阐释哲学,可能读起来更加愉悦,如果哲学家都是好的小说家,那么这个世界里的智者人数会增加一些? 那么可不可以将写作量化成:美妙的故事+深刻的思想=小说名著 ?
好的作品:
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
埃德娜·奥布莱恩 《乡村女孩三部曲》
阿特伍德《浮现》 (1966)vs 伊恩·麦克尤恩 《救赎》(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