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孔子。孔子见到后,便生气地说:“年幼之时,你不讲究孝道。等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以讲出来的成就。人没有德行,哪怕上了年纪,也都是害人虫。”说完后,便用手杖敲打他的小腿。
这当中的“老而不死是为贼”,其实被很多人误解了,认为人老了就是贼。可实际上,断章取义,那是要不得的。无论人到了多少岁,最关键的,还是人之“德行”。
在孔子看来,有德行的老人,那是值得钦佩的。而没有德行,且比较做作的老人,那是不值得尊重的。反而,子孙后代要及时规劝这些“无德”的老人。
孟子有言:“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父母长辈做了坏事,如果子女不去规劝,还盲目顺从,导致父母的过错越来越大,这才是真正的不孝顺。
家庭出现这些老人,儿女还无动于衷,那家庭就被拖垮了。
一、只顾自己,不顾家庭的老人。
人活得“自私”一点,那是人之本性。只是,人不能过分自私。在自私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对身边的亲人以及家庭,造成什么影响。
说得难听一点,当一个老人唯我独尊,在家庭中自私行事,丝毫不管后辈的死活,那全家人都不太好过。
为什么《都挺好》中的苏大强给人一种接地气的感觉?就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自私老人”是极多的。他们只顾自己,恰恰没有想到家庭。
比如某些老人想买保健品,可他们又不想掏空自己的存款,那他们就只能找儿女来出钱了。对于普通人而言,一万以内还好说,价格过万,那就让人无法承受了。
比如某些老人凡事只想到自己,一遇到问题才想到年轻人,那家庭的矛盾就会频频出现,儿女更是敢怒而不敢言。
身为老人,还是尽量想想身边人比较好。后代过得快乐,自己才能快乐。不然,家庭终究会一团糟。
二、做作搞事,从不安分的老人。
网络上有这么一句话:“有些老人德行不好,也许是因为坏人老了。”
对于绝大多数的老人来说,他们都是比较和蔼可亲的。当然,还有一小部分的老人,比较做作,还比较喜欢搞事,让人头痛。
也许,后者在年轻的时候,就是无德之人。岁月只能改变他们的容颜,而无法改变他们的性格和内心。这就是所谓的“坏人变老”。
有这么一个家庭,欠债几十万,都是老人家年轻时候的赌债。后来,儿女虽然帮父亲还清了赌债,可父亲还是到处惹事,让人不太省心。
像这种年轻的时候就比较“坏”的老人,生活当中是特别多的。他们没有什么羞耻之心,只觉得身边人都是“欠”他的,那就只能由身边人来“还债”了。
人性当中,本就有“不安分”的天性。随着年龄逐渐增大,内心“偏执”的观念越来越强烈,那不安分的行为也会越来越多。如此,吃亏的,终究是只会退让的亲人。
三、狭隘固执,不懂体谅的老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平等”一点比较好。父母以真心对待儿女,儿女以真心对待父母,这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所有的关系,所有的付出,都是“相互”的,而不可能是单方面的。一旦单方面付出,那人之不满的情绪,终究会点燃家庭的火药桶。
就像那些“不懂体谅”的老人,他们总是抱着老一套的理念来做人,丝毫没有体谅身边人的不易,也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
因此,他们就会抱怨身边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对。等他们需要别人体谅的时候,他们又认为身边人不懂得体谅他们。
殊不知,关系永远都是“相互”的。老人懂得体谅小辈,小辈才懂得体谅老人。如果老人只希望收获,而没有任何的付出,那小辈又怎么可能孝顺呢?
人老了,身上“倚老卖老”的气息越多,跟身边人的关系越是处不好,日子也越是难过。
写到最后
要想家庭长久,老人有没有德行,影响是特别深远的。
有德的老人,可以让家庭三代兴盛。而没有德行的老人,终究会让家庭走下坡路。有德老人的积极影响有多大,无德老人的消极影响就有多大。
人到晚年,对于家庭以及亲人,最好的态度,应该是多为家庭想想,少做让家人难堪的事儿,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如此,家庭才能和谐,而不会矛盾丛生。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上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真正的“有德”,不是“倚老卖老,唯我独尊”,而是以真心待人,以宽心容人。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