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布决定,自公布之日起,女方在国家规定的产假基础上,一孩再延长60天,总计158天,二孩三孩再延长90天,总计188天。
老公可以陪护15天。
子女三周岁之内,夫妻双方每年各享受10天育儿假。
独生子女且家中有老人年满60岁,每年享受5天陪护父母假。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福利,总得有人出成本。
那这个成本由谁来负担呢?实际上是由女性负担了。
因为你想呀,作为一个私企老板,你有用人成本的。
招一个未婚女性来,她要是连怀三个,好嘛,白拿三年钱。
即便招一个已婚已育妇女进来,也说不准呀,谁知道她还要生几个。
那干脆,还是男生优先吧。
职场上本来就是男生优先,这么规定之后,男生更优先,女生更不好找工作。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成本最后转化成就业成本,实际上还是平摊给了女性。
这个分析有没有道理呢?有道理,但是没有价值。
你把关键词抓成了延长产假,你就会按照这个思路往下分析,最后分析成成本论,成本谁出。
然后你就看不明白这个决定的价值,甚至怀疑它没有价值。
如果你把关键词找对了,你的面前就会打开新思路。
这个关键词,是浙江。
中国有三个省份是没有招商引资压力的,相反,它们需要的是输出资本,让企业流向其他省份,尤其是西部,东北。
这三个省份就是广东,浙江,江苏。
你一味的用政令的形式提高女性的产假,实际上是在提高企业的用工成本。
那企业急了就会不雇女性,而像浙江这种外贸,电子类产品汇聚的省份,需要用到大量的女性。
有些产品男性生产起来就是不如女性,电子厂里,纺织厂里到处都是女性。
那怎么办呢?
很简单,搬厂,把厂子搬到没有这条规定的省份去。
比如四川没有规定,那就搬到四川去呗。
我们要想清楚,浙江本来就是劳务输入大省,浙江的纺织厂里的女工可不见得是浙江本地人,很大概率都来自其他省份,比如安徽,四川。
那现在出台这样的政策,如果企业扛得住,那就提高了女性的福利,如果企业扛不住,那么企业就搬走了。
企业搬走了,会影响浙江本地女性的就业么?不会。
你想一想,那个纺织厂里原本就不是浙江本地女性,原本的人可能就是来自四川。
好,现在工厂搬去了四川,那人家当初来自四川的女工巴不得就近就业呢,就在自己的家乡就业。
这是一箭三雕,两全其美。
资本,沉积在长三角,珠三角,是有历史原因的,而不仅仅是航运便利。
当初沿海最先开放,政策的缘故使得当地形成了规模效应,聚拢效应。
就好比一个镇上全是生产某种配件的,你不开在附近,也得开在附近。
这是产业规模效应,大家都在这里,你一家搬走,不方便经营。
所以久而久之,地域间差距就越来越大,尤其长三角,珠三角,还有运输之便,地利之便。
地区间收入差距太大,太久,不是好事。
一个人长年离家去外地打工,而当地长期吃土地红利,是不持久的,是必生嫌隙的。
那现在借着提高福利为由,或者产能升级为由,不断的把一些产业,企业,送出去,让用工密集型企业就在劳动力资源充沛的劳务输出大省本土扎根。
这有助于提升很多从业者的幸福感。
西海固的女工不用像《山海情》里那样远赴千里之外的福建打工了,在自己家门口就可能赚钱,这不香么?
所以我说这条消息的重点不在于延长,重点在于浙江。
目的也不是什么提高女性福利,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真正的目的在于产业迁移,这符合大方向,大趋势。
把产业迁移到人口输出大省本土,减少这种离家离乡的奔波,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
所以,从浙江开始。
后面如果你看到江苏,广东跟进,一点都不稀奇。
但是你看不到四川,安徽,河南跟进。
因为四川,安徽,河南是劳动力输出大省,他们的目标是招商引资,是吸引资本投入。
把老板们留下来,把外出务工的青年们招回来,在自己家里办企业。
一个用力的往外推,一个用力的往里拉,最终的目标只有一个,提升大家的幸福感。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幸福的路上不抛弃也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