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出差去广西,是坐飞机去的。
大约在飞机起飞一个多小时以后,与我坐在同一排隔着一个座位的一位中年女士突然站了起来,冲着坐在她后面一排的一位男士大声吼了起来。
“晃什么晃晃什么晃?!我忍了你好久了!”
“从一上飞机开始就开始晃你的腿!有完没完了!?”
从她的吼叫声中我明白了,原来是后面的男士把腿靠在她的座位上抖动,影响到了她,让她感到很愤怒。
好在后面的那位男士可能感觉到理亏,没再多说什么,那位女士吼完了之后也就气呼呼的坐下了,没有爆发什么更严重的冲突。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那位女士是在用吼叫怒骂的方式表达她的感受和情绪,处在一种异常的心理状态。
反过来想一下,如果在那位男士一开始晃腿的时候,那位女士能够平静的对那位男士说出自己的需求,还会有后来的爆发吗?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才能不伤人伤己呢?
第一、需要辨认自己的感觉和情绪
你必须知道当前你的情绪是什么,然后你要分析一下是什么事件导致你产生这样情绪,最后后你再分析这个事件导致这样情绪是否合理,有没有其他不同的解释。
第二、要知道情绪、说话和行动之间的区别
你产生了一种情绪或者有种感觉,但是,你是不是要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以及是否依据这种感觉采取相应的行动。
比如,你的老板正在对你的报告提出意见,你可能会产生沮丧、不悦的情绪,产生怼你老板的想法。但是,想想这么做的后果,你可能最后既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什么。
第三、有丰富的情绪词汇
作为普通人,情绪表达词汇其实是很少的。常见的可能只有高兴、伤心、悲伤、恐惧,这样一些情绪词汇。
其实每一个情绪词汇都有程度的区别,比如恐惧,比这个程度低一点的是害怕,比这个程度再轻一点就是焦虑。
所以在日常中,我们要养成收集情绪词汇的习惯,这样在描述情绪的时候,就会更准确的表达了。
第四、表达多样化的情绪
我们在表达表达情绪的时候,有时候不单单只有一种,可能会混合其他多种情绪。
比如,你的朋友跟你约好早上9点见面,但是到了9点了,他还没来,你打电话也没打通,到了10点左右,他才到了约定的地点。这时,如果你要跟你的朋友表达情绪,你会怎么表达呢?
如果你没有学会如何表达情绪,你可能直接生气,不想理你的那个朋友了。
如果你学会表达多样化的情绪,就可以这样说:9点你没有来,我有点着急,打你电话又没有打通,我又担心你的安全,一直到10点,你才不紧不慢的过来,连一句抱歉的话都没有,我是真的有点生气了。
当你有多个不同的情绪,需要表达时,你就按照这种时间,依次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你的朋友就不会认为,我就迟到一会,你就会不高兴啦。因为他从你的表达中,看到了你情绪的变化。
第五、表达情绪的时机
表达情绪的时机,包含两种情况:表达者选择表达的时机和选择表达对象的时机。
在表达情绪时,需要对时机进行选择。
首先,在一种强烈的情绪刚涌上心头的时候,这往往不是表达情绪最好的时候。
另外,即使涌上心头强烈情绪已经退去,但是,如果你处在紧张、压抑的环境中,这个时候往往也不是表达情绪最好的时候。因为处理情绪,也会耗费较多的心力和时间。
在表达情绪时,也要考虑表达对方的时间。如果对方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者没有精力来聆听时。你都需要另寻时机,因为你肯定不想因为时机不对,而把一次沟通弄得不欢而散。
在表达情绪时,特别是负面情绪的时候,推荐一种“想象沟通”技巧。你在沟通之前,可以在脑中预演,对方说话的内容和对方的回应方式,通过“预演”后的沟通,更能增进彼此的关系。
第六、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作为产生情绪的主体,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而不是别人,或者别人做的什么事情。
比如说,朋友做了一件事,你很生气。你可以这么说:你做的这件事,让我很生气。但是你不能说:你让我生气。因为你生气,不是因为你的朋友,也不是你朋友做的那件事,而是你对这件事的诠释,你诠释的角度不同,你就会有不同的情绪。
所以说,你必须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第七、选择沟通渠道
现代的社会中沟通渠道有很多种:面对面沟通、电话、EMAIL、微信等即时软件,都可以进行沟通。
在选择沟通渠道时候,在一般情况下,表达正面信息的时候,选择面对面的沟通,但是当表达负面信息的时候,一般人会选择电子媒介渠道。
不管选择什么渠道进行沟通,都要遵循一个原则:沟通是不可逆的,如覆水难收,一旦你选择“发送”,就不可能撤回爆发出去的情绪。
你必须想清楚:我想要的效果是什么?我这么说,对增进我俩的关系有好处呢,还是有坏处呢?
做好情绪管理,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确实是一种能力。
只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成长自己,这种能力就会越来越熟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