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家书》——辑二:一九一六年家书①
困苦患难的逆境,是磨砺意志的试金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耳熟能详的名言警句,蕴含着逆境教育的智慧。没有人愿意接受身处逆境的生活,更多地向往一马平川顺分顺水开挂的人生,岂不知人生之路充满了许多低谷和峰顶。低谷逆境看似充满挑战和困难,但却可以磨炼出宝贵的品质——坚韧的意志,这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时下教育中提倡频次最多的挫折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梁启超也很重视子女的挫折教育,对此他抱持一种乐观态度,认为可以振奋精神,能够形成坚强的意志力。正如他家书中所言“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能使人精神振奋,志气强立。”两年时间生活很安逸,不知不觉中德行和功业渐渐消退,使他觉得自己都会这样,况且对这些孩子们来说会更加厉害。如今上天又让他重回低谷的逆境生活,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欣慰,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是一种馈赠: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有亲身经历过这种逆境生活,才不会沦为纨绔子弟,这就是大思想家教育的伟大之处!
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国家走向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生活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善,生活更加安逸。处在这个时代背景中的孩子,几乎体验不到这种困苦和艰难,更是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意志,甚至生活中的一点小事就能挫败,意志变得很脆弱,容易形成退缩和逃避的性格。我们不是鼓励给孩子制造困苦的生活环境,让孩子经历意义不大的考验和磨炼。所谓挫折教育,是指让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以达到切实掌握知识并增强抗挫折能力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许多到达光辉顶点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因此,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是锻炼提高潜能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这些挫折,是家长们开展挫折教育的最佳先机。遇到挫折,一定要正视和接纳,然后鼓励孩子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要及时传递给他信心和进取的正能量,最后和孩子一起总结成功经验和方法。当这样的教育开展多次后,挫折就会让他变得很坦然,会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应对挫折,进而克服挫折,走出困境,磨砺出坚强的意志,成就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