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我都被自己蠢哭了,真想狠狠捶自己一顿。
老公出门接婆婆了,留下我和刚满两岁的宝宝在家。本来我陪他看电视玩玩具呢,结果我发现上次给宝宝买的变形金刚盒子被宝宝拆开了,扔在沙发角落里,又发现垃圾桶被刚吃的水果皮所占据,于是我一下子就不舒服了,讲真,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有洁癖,比如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不管手脏不脏,一天能洗无数次;然后就是倒垃圾,烟灰缸呀垃圾桶啊统统留不住,哪怕有一个纸团我也要清理掉。我发现这是病,得治!平常家里没有第三人时,我都会将垃圾打包放在楼道等老公回来再扔或者领着宝宝下楼扔。可是今天看着宝宝玩得那么全神贯注,我就想着不打扰他了,也不想让垃圾污染楼道环境,于是自己拿了钥匙下楼去扔。
等我上来的时候,走到门口,又突发奇想地想逗一下宝宝,看看他会如何反应,于是我脑抽筋似的按响了门铃,我听见宝宝噔噔噔地跑过来,接着“嘣”一声,完蛋了!他将反锁按钮拧过去了,宝宝被独自反锁到屋里了。他肯定是听到门铃响,就急着跑过来给妈妈开门,我知道他会开门,但是我忽略了还有反锁按钮。
接着宝宝在里面使劲拉门把手,可是被反锁了怎么拧都是拧不开的。但是宝宝不知道这个道理啊,他急的直喊妈妈!妈妈!我脑袋一下就懵了!快速闪出几个方案。方案一:爬窗户。行不通!前些天刚装了防盗窗,就是为了杜绝宝宝踩凳子爬窗户的安全隐患,顺便防贼。方案二:找开锁公司换锁。这至少要好几个小时吧,我穿着拖鞋,又没带手机,邻居都是上班族,这会都不在家,我得先找人借手机给老公打电话,然后他得从几十里外赶回来找开锁公司。这几个小时宝宝不知道吓成啥样子了?饿了渴了怎么办?乱动电源插座怎么办?
理智告诉我:一定不能慌!找开锁公司是最坏的打算了。我先努力教宝宝如何自救吧。于是我耐着性子隔着门叫宝宝不要害怕,用手拧一下那个“疙瘩”。宝宝毕竟才刚过两岁,只会说简单的三五字句子,肯定不知道“按钮”为何物,“疙瘩”我也不确定之前有没有听过,但总比“按钮”要通俗一些。我听见宝宝嘴里重复着疙瘩疙瘩,但是他的小手还是在拧门把手,要么就是拧反锁按钮,都拧不动了还在使劲拧,两岁孩子的智商怎么知道往相反的方向拧呢。我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告诉宝宝不要拧门!把!手!要拧下面的疙瘩,但是我忘记了,那个疙瘩是关上好拧,打开难拧。宝宝尝试了多次还是不行,他急的大喊:妈妈!开门!他以为是我把门锁住了,让他出不来了。我说宝宝,妈妈进不来了,你要帮妈妈开门!再把那个按钮使劲使劲朝反方向拧过来!我心急如焚!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我听见“嘣”的一声,这大概是迄今为止我听到过最动听的声音了,宝宝做到了!我赶紧拿钥匙打开了门。一把抱住宝宝就泪奔了,吓死妈妈了!没想到宝宝异常淡定,还说妈妈不哭,赫赫爱妈妈,然后亲了我几口,并且挣脱我的怀抱去拿了抽纸给我擦泪。我感动地一塌糊涂!在突发状况面前,我竟没有一个两岁的孩子冷静沉着。整个开门过程用了近二十分钟,宝宝一直在努力地听我指挥,努力地去拧去拉,而不是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他的勇敢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一整天都在进行自我反思。我太疏忽大意了,用成人的思维去衡量孩子的行为,也没有考虑全面,结果超出了我的可控范围,所以发生了这样的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经常在电视上给大家讲如何防拐防骗。他以自己丢过孩子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告诉大家如何防止孩子丢失或被拐。他跟我一样,也是用大人的思维去衡量孩子,认为不会有事的。他带三岁的儿子去公园玩,自己却在那背起了英文单词,让孩子绕着花园跑圈圈,每经过他身边父子俩击掌一次。头两圈很顺利,可是怎么都没等到第三圈。原来他背着背着脚底下也在走着,早就偏离花园了,赶紧跑回去找孩子,可是,孩子不见了!脑袋一下像被雷劈了一样一片空白,懵了!第一反应就是回家怎么跟老婆交代,她会疯吗?会杀掉他吗?但人家好歹是教授啊,短暂的短路之后很快就反应过来找人东南西北方向分头找,广播找,火车站汽车站找,最后才是报警。最后幸运的是,孩子找不见爸爸,自己找回家去了,幸好那天没遇到坏人!幸好之前教过孩子怎么认自己家门!
等我情绪平复之后,我认真地给宝宝“培训”了反锁按钮的操作以及和门把手之间的关系,宝宝学会了,很有成就感地冲我笑。但是就算他会了,在他上学之前我再也不可能让他一个人呆在家里了。
宝宝,忘了告诉你,妈妈是吓哭的,也是被自己给蠢哭的,更是被你感动哭的。你在妈妈心中永远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