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幸福感,是一张四方桌坐3个人
她,不属于这座城市。
十几年前,刚刚毕业的她只身一人去闯广州。在一个公司里结识了前夫。于是,一同来到了这座5线小城,她一个外乡人成了这里的媳妇。
两年前,她和他因为事业方向各异而产生矛盾分歧,有些东西一旦撕开一个小口,便一发而不可收拾。
从小吵小闹到大打出手,十几年积攒下来的情分终于分崩离析。
她,还是离开了那个家。
回到久别的家乡,却早已融入不了故土的人情世故,她成了故乡的边缘人。
这些对她来说都不重要,她很清楚自己的心并没有回到家乡,因为一双儿女,心还是留在那个异乡。
从那个家脱离出来之后,整个半年下来,她奔波于两地,一方是家乡,一方是儿女。不辞辛苦,酸甜或许也只有她自知吧。旁人哪个能懂?
她,于是选择留下来陪伴儿女。
这是一个天大的秘密,对自己的父母瞒天过海,父母只知她外出打工去了。一切都好,其他一概不知。
她征得前夫的同意,可以为儿子陪读。
回到这个熟悉却又尴尬的地方,她不图别的,一心只为陪伴儿女。
在儿子所在学校旁边租了简单的一居室,用来陪读。为了能更好的照顾到儿子,她在附近找了一份时间上比较宽松的工作。
她,现在每天陪伴在儿女身边。
女儿的学校在城市的另一头,每天早晚接送,中途要转两趟车。冬天的刺骨寒冷在她眼里,只不过是稀松平常的天气不同罢了。别人都在香甜暖被窝里呼呼大睡时,她就已经开启新的一天忙碌。她把自己的时间掰成碎片,揉进了整个陪读之中。
可怜天下父母心,而母爱伟大之处,你只要用爱去感受,就能铺满整个心田。
她,用心呵护着与儿女共处的每段时光。
她说,这就是她当时当下最幸福的人。
她的幸福感,来自于每天天没亮,就起床给儿女准备早餐,不辞辛劳;
她的幸福感,来自于每天为了接送女儿,而折转于城市两头,风雨无阻;
她的幸福感,来自于每天整理完所有的家务之后,与儿女一起围坐在一张小饭桌旁各自学习,互不打扰。
从她口里说出来的“幸福”,应该是她所希望和期盼的吧。她的这份“小确幸”,又有多少人身在其中却不自知呢?
她,沉浸在与儿女的相互陪伴中。
尽管她从异乡结缘于此,因现实又不得不剥离于此,她选择了自己认为是对的选择,于是承担着选择之后的结果,无关甜蜜与苦涩。
她要的,是她所向往的“幸福感”。只是作为一个母亲——她心心念念想要的样子。
人都有选择自己“幸福感”的方向,旁人无可厚非。上不能扩展到三观的高度,下不必延展至价值取向问题。
平凡如你我,还是幸福着自己的幸福,祝福那些心存平凡幸福感的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