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2日夜,我决定开始尝试写作自己的第一篇稿子。一直都想写一些东西,但是不知道从何入手。索性就随便写写,硬着头皮上了。
我是个学理工科的男生,少年的时候一直以为数理化才是我的浪漫,不曾想一番蹉跎之后,我却萌生了这样的念头。
2015年8月的夏天,我离开了已经就读了三年的大学。是的,三年。做出决定的前一晚,在学校附近宾馆里想了一整夜,走出校门的时候自己踌躇满志,觉得天大地大无不可去之处,靠自己的本事肯定可以混出个人样。
同年的8月我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正好是自己学的建筑专业。初次参加工作我就参建了国家会展中心的中心圆楼装修工程。第一天上班,戴着白色的安全帽,踩着劳保鞋就精神的上工地去了。跟在师傅后面把管理的区域全部巡视了一遍,师傅说的每一句该记住的话我都会用笔记在笔记本上,然后每天晚上复习回想。这种状态让我充满了干劲也很满足,就好像我根本没有读过大学一样。初次参与工程持续了三个月,我也这样坚持了三个月。
时间很快,我跟在师傅后面学了整整一年半,然后被调去了青岛。这次参建的是青岛的新机场工程。在这个项目上我第一次被提升到了领导位置。带着底下的三个组员在这个项目上一干又是一年半。然后我发现自己慢慢的对这种工地生活充满了厌倦。每天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毫无新意,人生就像工厂的机械一样一直做着流水线的工作。我开始懈怠,并且渐渐又产生了新想法,我觉得自己生活不该是这样的。年轻人总是向往着大城市的霓虹灯和到处熙熙攘攘的人群,那样可能会让自己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感。
2018年3月我辞职了。
这次的辞职对我而言可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转折。我没有再选择从事建筑方面的工作,而去选择了做销售(三年期间我完成了成人大专的修学)。应聘的时候就像刚走出校门时候那样自信,面试也很成功,做了之后才知道,Topsale真的不是轻易说出口的。第一次跑业务时双腿都在打颤。后来每天早上出发,坐着地铁奔向一座座写字楼,和物业斗智斗勇,和前台小姐姐们聊来聊去,每天都在刷新着自己的微信步数。与其说我在上海这个城市里奋斗,不如说我每天都在等幸运的轮盘抽中自己。这次,我只坚持了三个月就放弃了。应该是我不够成熟,有些可笑的自尊让我总是觉得煎熬。
2019年7月,在四处求职碰壁的情况下,因为自己喜欢阅读,我思前想后赌上了自己的积蓄并且跟朋友借了一些钱决定自己开一家书吧。叫迷河书吧,可是经营状况并不如我想的那般理所当然,年轻人们的需求总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他们的兴趣也很难会持续很长一段的时间 。苦苦坚持了一年出头后我还是撑不下去了。
解除租房合约的当天,我充满了茫然。回到书吧那里看着紧闭着的门,再看看大街上的人,一时间我不知道该去何处,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好像城市那么大,我却找不到自己的容身之处。接下来的半个月,每天在家里抽烟喝酒开着电脑漫无目的的浏览网页,颓废是如此的轻易。
终于,在家里又闷了半个月之后。我想清楚了一个问题,我得直面失败,也得直面自己的不足。一个普通人是否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还是取决于他的积累和沉淀能否支撑他的高度,更需要找准定位,有一个努力方向。纵然会有低谷的潜伏,但底蕴足够之后,我相信上帝会来敲门的。
去年的12月我报考了二级建造师培训班,前段时间报考了BIM高级工程师。虽然我现在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会后悔,但我真的不想向命运低头。我既喜欢鸡汤文又讨厌他们,它们大部分总是理想的乌托邦,却又会在一些关键的时候成为你心灵的寄托,支撑着你继续走下去。漫漫人生路,且行且看且珍惜,回首的时候不求无悔,只愿付之一笑。
谨以此文送给那些和我一样陷入迷茫低谷却不愿放弃的哥哥姐姐们;也愿那些奋斗路上的人们坚持下去;更希望还在上学的孩子们学会抉择。
这里,用一句我很喜欢的话结尾吧。
成长就是一遍遍的怀疑自己以前深信不疑的东西,然后推翻一个又一个阶段的自己,长出新的智慧和性情,带着无数的迷惘与不确定,坚定的走向下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