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喻
直喻所表现的类似性可以只存在于作者的意识中。(如美丽的蚂蝗似的嘴唇 川端康成《雪国》)
隐喻
隐喻的读者像在玩寻找答案的游戏。...读者是参与其中的。而直喻中,答案已经备好,读者更像是旁观者。
直喻是向对方寻求新的解释性认识的共性。隐喻是期待对方事先已达到想通。...直喻是理性的辞格,隐喻是感性的辞格。
反复的隐喻容易变成无约束力、不可靠的表达。
例如:今天又见蜻蜓成群地流动着。(川端康成《雪国》 )用流动代替“飞”这一不可靠的表现。
直喻一般是名词、形容词,隐喻还可以有动词。
换喻
有时,语言的换喻只是忠实地记录了事实的换喻。
例如,(在放映室里)在两小时之间,我的全身都变成了眼睛。连音乐都听不到了。(小林秀雄 《近代绘画 毕加索 一》...小林整个人变成了“眼睛”这个部分。
夸张法
夸张不是欺骗
那不是为了欺骗,是为了使难以相信的事变得明确。...它和反语一样,是特意为暴露而说的谎。
夸张是对语言的双重反叛
夸张法,是对语言不充分记述的一种突然翻脸。...故意让语言说谎是对语言的叛逆。...明知是谎言而特意扯的谎是对谎言的叛逆。...是语言自身夸大地表演自己的不成熟,通过对自己拙劣的模仿秀带来对自身的批评。...正是这样产生高品质的幽默。...不具有自我批评的低级夸张很粗糙。
夸张法举例:“经理突然露出满口金牙笑了,周围闪着一片耀眼的金光。”
让我想到了,奇葩说的范湉湉是霸气不是粗俗。模仿者如果只是表现粗俗如泼妇骂街,就拙劣了。
夸张法是期待被理解
如果对方识别不出谎言,就成了真的谎言。...所以夸张法是表现者在寻找可以理解自己的可放心的对象。因此有些表现者往往带点撒娇的幽默寄托于表现中。
列叙法(类似排比)
列叙法试图使文章的外形和它的意义内容以及所呈现的现实相似的一种努力。...试图将数字风格的语言强行用于模拟风格的(现实的)一种尝试。...比起以数字表示时间的钟,以指针表示的,更接近我们的生物感觉。
其中有一个子类是渐层法(意思是渐进,英文叫climax,一点点推进高潮)
语言的渐层法,可能类似刺激和兴奋的渐层法。
但是多数的渐层法用的不好
像是心里明知道是作者故意设计的梯子,体会着被诱导去攀爬的感觉,就像在游乐场的攀登架玩一样。
缓叙法(类似双重否定)
否定的表现之难
如果没有语言光靠动作,比如用哑剧的形式,否定的表现相当难。
缓叙表现不存在的虚的事物
当说“高兴”时,人们就单纯的高兴。但是“并不悲伤”则是在高兴的同时,使不存在的悲伤形象得以成立。
再如“在海里的,那不是美人鱼,在海里的,那只是海浪。中原中也《往昔的歌.北海》 由于不存在的美人鱼的消失,剩下的海浪残留着,像是没被填满的背景一样
反义词的概念很暧昧,可以多个维度来理解
例如奇葩说S3E04,康永:如果反方xxx(反方观点),就是违反人的本能啊(本来想利用反义词动物等贬低对方)但高晓松说:那我们就以非人的观点来看(利用人的反义词神,超越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