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做有志向的人,让智慧伴随你我。人贵有自知之明!
今天阅读的《道德经32~33》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读这两章,你将获得:
1.老子为何认为「朴实」具有强大的力量?
2.老子强调其重要思想的两种方法;
3.如何理解「了解自己难于了解别人」?
4.人类的伟大归宿是什么?
解释:
(第三十二章)
无名、朴:这是指“道”的特征。
小:用以形容“道”是隐而不可见的。
莫能臣:臣,使之服从。这里是说没有人能臣服它。
自宾:宾,服从。自将宾服于“道”。
自均:自然均匀。
始制有名: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名,即名分,即官职的等级名称。
(第三十三章)
强:刚强、果决。
强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死而不亡:身虽死而“道”犹存。
译文:
“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人贵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