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我们经常听到神经网络,自然语言,深度学习,人工大脑,奇点这样的词汇,
在两三年以前,这些词很多都是在学术界或者是在美国特别geek的一群人才会讨论这些词汇,但是在最近两年,在一些从业者,媒体,以及一些的大会上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这时候我就在想这些东西到底离我们有多近,对普通的老百姓们他们知道我们在说什么吗?
其实,不一定,比如说奇点,今年7月份虽然我也去上海参加了奇点创新者大会,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上来谈,我是强烈反对奇点这个词汇的说法,因为这是一个不可实现的一个东西;
前几天晚上我还在一个微信群里聊,这个微信群里有很多的AI的从业者,也有很多的业界的专家,大家在讨论一个问题,到底奇点是不是可行?我们看到的奇点到底有没有一种实现的方式,其中有一个老师就说,我们要做一个人工的大脑,希望用一种工程的手段来复制一种人体的结构,比如说人体的大脑脑皮,人体的细胞等等这样的连接,大家可能听说过在美国欧洲都有这种人脑的计划,为什么他们回想着做这样的事情,这是一派,是想以生物为基石希望造一个大脑或者复制大脑本身来实现大脑的功能的目的;另外一派是像李志飞王小川这样的计算机科学家,他们做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处理来利用计算机的算法来实现AI里边定义的一些东西,比如说语音识别,自然语义理解,在这两派之间,一种是以生物为基础,另外一种是以计算机算法为基础通过不同的方向来实现奇点的方式,其中大部分的生物学家认为我们现在计算机领域做的AI谈不上AI,因为当前的计算机算法的方式算法驱动机械学习,都谈不上机器学习,如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运算,我们根本看不到奇点时代实现的可能性?
那么这有涉及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实现奇点,奇点真的是我们的目标么?所以我接下来我想用我的理解来讲述我所理解的AI是什么,以及我们要用AI做一个什么样的事情。
首先从产品形态看,我们一想到AI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无人驾驶车,谷歌眼镜,机器人,大家有没有想过有多少人买得起无人驾驶车,有多少人买的起谷歌眼镜,据我所知现在国内不超过4000台谷歌眼镜(可能与谷歌眼镜项目废弃有关),有多少人每天会需要一个无人驾驶车,在中国这个普通老百姓里边有多少人真正的需要无人驾驶,当然我不是否认这些技术的价值和对人类的影响,但是如果说我们从短期或者从影响绝大多数人的情况下,那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思考下那些到底是不是AI应该真正做的,AI难道就应该是无人驾驶这样高大上的东西,而不是别的东西?从我的角度来说,我关注这个领域已经好多年了,我一直思考的是什么样的AI技术真正能够服务于普通老百姓包括我自己,每天都能够用能够丰富我的生活,改善我的生活。这又涉及到了最开始的那个问题,人工智能AI的目标是什么。首先,我觉得人工智能的目标首先他不是把机器变成人,也不应该是把人变成机器,第一种比较极端的就像是日本,他们就想要设计出一种像真人一样的一个机器人,比如造出个成千上万个苍井空,然后他希望这个人皮肤很细腻,表情很丰富,在去年一个大会上他们展示出一个机器人,然后做一些demo,做一些动作,但是这个机器人背后实际上是有机器人控制的,并不是我们所说的语义分析,自然元语言理解这种东西,然后我就在思考,我们真的是需要这样的一种人么?你真的会和这样的一个人这么亲密的接触,产生感情,甚至婚恋?甚至爱恨情仇么?在我看来,这不是我想要的,然后另外一种可能是美国欧洲比较典型的,他希望造出一个机器,然后里边有一个人,像钢铁侠这种,但是如果人变成了机器,那么人存在的个体意义又是什么呢?你愿意每天戴着这样的一个框架外壳虽然可以飞可以下海,可以上任何地方,但是这是我们想要的么?在我看来,这也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现在我想重新定义一下什么是AI。或者是我所追求的AI;AI不是把机器变成人,也不是把人变成机器,而是我们利用AI的这些技术来扩展我们这些人的智能帮助我完成我以前做不成的事情和我生活中需要做的一些事情,那我们所追求的AI是什么呢?对于我们普通的人来说,我们可能更需要的是一个个人的素质的助理或者是身上的一些传感器来检测你身上的健康,来提供一些健康的建议。因为通过这些简单的传感器,简单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 拓展我们以前做不到的事情。那我所定义的AI他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首先他应该有自然交互的能力能够和你做一些简单的对话能够理解你的语言。第二起码应该有一些简单的智能,属于它本身的智能,比如说他可以根据你现在本身的位置根据你现在的状况时间,过去的兴趣爱好在适当的时间给你恰当的信息和建议,比如他知道你特别喜欢这样的科技的文章,然后他就会自然的搜索去推荐一些好的文章,热门的文章所以大家看,我所定义的这个东西,并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智能,并不需要一个机器有情绪,有情感,就和上面说的复制大脑的生理结构然后让设备有逻辑思维能力,让设备有爱恨情仇这不是我所定义需要的,就是一些非常简单的人工智能的技术但是跟你的生活相结合起来能够帮到你,那首先这样的产品必须有一个属性,第一是可交互设备,只有可交互才可以实现自然语言的对话,第二,必须是随身携带的,因为我认为一个技术只有给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能用才能够给带来商业价值而不是在特定的场景下,第三:因为这是个新的设备,并且是与人相关的,首先他必须要可以连接很多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来收集你周边的这些数据通过一些算法来给你很多的智能的反馈,然后人重新做一些新的动作,传感器再收集一些新的数据给你更多地反馈,这是一个不知不觉能够帮助你的过程,了解你的过程,那么这样的技术的最佳载体是什么?因为到最后,无论多么好的技术都一定要有一个最佳的硬件载体才能够能使得你的技术能够实现。
1:手环,因为手环的特殊属性,手环本身是一种传感器的聚集器,受制于处理器的低端性,手环的主要作用更多地是数据,然后同步到手机上的高性能平台上运算,因此并不能带来更多地交互属性,即使能交互也就是一些简单的交互,触摸,滑动。
2:眼镜,因为我自己戴过谷歌眼镜很长的一段时间,特别痛苦,因为每当我带出去总会有人拍我,真的是这样,有时候参加一个会,周围的人不停地看我,因为当时我带这个机器除了装逼以外还是有一个实际用途的,就是拍照,因为谷歌眼镜是可以眨一下眼镜可以拍照的,但是因为他并不是很灵敏,所以就是眼镜不停地眨,不停地眨,但是有时候能拍上,有时候拍不上,这时候可能就会有人觉得我是疯子,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这个设备老是用它他会发热,所以烫的我有时候脑袋瓜都快晕了,所以谷歌眼镜是一个特别前沿特别具有未来感的一种东西,但是我作为一个普通用户除了价格,他可能会很难完成我的需求,很难让我每天有都带她出去的一个欲望。因为走路的时候也会影响我的视觉,可能会撞到柱子,
其实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可穿戴设备,比如说鞋带,戒指以及包括我们身上各种各样的物品,现在都会有可穿戴的设备实现。可是在我看来他们都无法承载刚才我说到的AI的这个功能,
比如现在的一块智能手表,我为什么会带一块表,每天要充一次电,价钱也不便宜,但是我觉得大家在这一方面可以稍微开放一点,但不要想那群想着奇点的人一样开放。
假如你想想我在2007年买一台iPhone的时候,问别人,这个iPhone到底能干嘛,那人可以说能在手机里上网,那时候肯定会想,神经病,我干嘛会在手机上上网,我在家里办公室有这么好的条件,那么大的屏幕为什么不用,但是事实上,我们现在每天都在拿着手机上网,我的PC现在已经基本不在用了,所以我现在觉得现在的智能手表至少现在有潜力能够成为未来我们所做的我所说的设备,虽然现在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和其他的设备来看,他是更有一个能把这个AI技术用起来,让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用,让你的生活更没好的事情的一个硬件。并且我也相信未来会有一个设备能够将各种得智能设备串起来,而智能手表可能会是这样的一种设备。
其实想想到底所有的技术实现的目的就是将人类的生活和人类的沟通交往更加的方便和便利,让人类更加有幸福感的技术才是好的技术,而不是大家在讨论技术的时候认为这样的技术无所不能陷入了一种技术崇拜或者是因为技术的达不到人类的目的性而陷入了一种悲观的心理。我们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具有挑战性的时代,当能够作为一名程序员来感受到通过一行行代码可以让周围的人周围的事物变得更好时,这就是我们的莫大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