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是那份痴迷

      有的人痴迷于音乐,有的人痴迷于书的海洋,而我却不同,我痴迷于做实验的过程。在小学如果问我最喜欢上什么课,我会毫不犹豫的说科学啊,因为可以做实验啊。在小的时候我就开始做实验了,像分不开的手指,变大的鸡蛋。做实验,不仅仅是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有一次看到一本书里写着非牛顿流体,当时我并不知道非牛顿流体有什么神奇之处,便想动手做一个试试看。我怕自己把握不好材料的比例,就拉着妈妈跟我一起做。先放淀粉,然后再放1/2的水搅拌,刚开始我也没觉得非牛顿流体有多神奇,可是慢慢的,我发现我的筷子根本搅拌不动,便去找妈妈来。妈妈看了,笑着说:“哈哈,其实你已经做成功了呀。”“不可能,我根本都搅拌不动啊。”妈妈又笑着说:“你再慢慢搅拌试试。”于是我听着妈妈的话,慢慢搅拌,发现很轻松就可以搅拌了,后来又使劲的搅拌,它还是那么硬。“咦,真的成功了,好神奇啊!”我把非牛顿流体倒到手上。一捏一捏的像粘土的感觉。可是当把手松开,它就会像水一样慢慢流下来。我再使劲的戳碗里的非牛顿流体,根本戳不动的。但是却可以慢慢的把手放进去,非牛顿流体真是神奇啊!

        上了初中之后,科学课没有了,只剩下了生物课,在生物课上也是可以做很多实验的。

        9月,10月是瓢虫出没的季节。每天下课都会有同学抓一两只瓢虫放在桌上玩,我望着漫天飞舞的瓢虫,心中有很多疑惑,瓢虫吃什么样的食物呢?瓢虫会喜欢在什么环境下生存呢,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我决定做一个实验。

        首先我要抓两只不一样颜色的瓢虫,一只是黄色的黑点瓢虫,一只是黑色的红点瓢虫,我很快就在窗户上发现了它们。它们悠闲的在窗户上呆着,一动不动,好像在晒着日光浴,并不知道危险已经在慢慢靠近了。我拿出一张A4纸,折成一个小袋子,把袋子的张口处放在了两只瓢虫的前面,就等着他们自投罗网了。果然,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自己走进了我的纸袋里。我非常开心,并往纸袋里放了几片树叶,计时开始。等半个小时之后,我再来观察他们吧。于是我把袋子的口封上,放在窗台上一半晒着阳光,做成明亮的环境;一半用纸遮住做成阴暗的环境,就去写作业了。

        过了半个小时,我打开袋子,发现他们全部都在阴暗处,但是并没有吃树叶,是他们挑食吗?他们不吃素,只吃肉?还是他们根本就不饿?两个小时后,我再打开袋子,发现他们还是没吃叶子,看来做实验不能解答我这个疑问了。瓢虫究竟吃什么食物呢?我决定上网仔细查关于瓢虫的知识。原来瓢虫分为菌食性瓢虫,植食性瓢虫,捕食性瓢虫三种。并且瓢虫真的喜欢在阴暗的环境下生活。每一次实验成功,我心里都会像吃了蜜一样的甜,或许这就是痴迷的感觉吧!

        生活中处处留心,便会发现有很多学问;做一个又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虽然学习环境,学习压力都变了,即使再忙,也会在课间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其实科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勇于实践,一定会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生。

        没有什么可以改变我对做实验的痴迷,它会让我走进科学的神秘世界去学习和探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下任何痴迷的背后,都有我们的心甘情愿。 ...
    快乐的小青蛙233阅读 1,632评论 0 2
  • 相见-桑吉平措(点击倾听,我的挚爱音乐) 这么多年, 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 我放下过天地, 放下过万物, 却从未放...
    G宏阅读 528评论 1 2
  • 豆瓣上一位作者叫“科幻少年一点红”,有篇日记标题叫“中国式教育对我造成的伤害”,说晚上做梦梦到好多单词没背,被急醒...
    黄小觉阅读 382评论 0 0
  • 我第三次写种花的事是因为我自己觉得有意思,又实在认为能学到东西。 我一周前在花盆里撒的种子现在已经隐隐地冒出芽来,...
    念念s阅读 314评论 0 0
  • 沈威读书打卡第40天,<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曹操亲督五十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扫平江南。曹仁率十万先遣...
    沈威A阅读 1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