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那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是的,在徐水,和来自四面八方全国各地的湿地人一样,我也是一位外来者。只因我比许多人早到了一天,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机会:作一名志愿者,守候在徐水二中的大门外,迎接着前来报到的湿地与会者。虽然你不认识我,我也不曾见过你,但一声语文湿地人,足以将来自远方的我和来自远方的你紧紧连接在一起。徐水,虽然不是我的主场,但我和我的同伴们一起,用热情和付出,让前来参会的每一位,觉得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尽管是语文湿地骨灰级的栖居者,更多时候,我都是默默地潜居在湿地深处,对于参加年会,我还是第一次参加。感谢晓莉姐,湿地的总管,繁忙的事物缠身,但依然热情地为我在成宝酒店预定了房间,并三番五次的和我发微信核对信息。其实,麻烦晓莉姐,我内心是不安的,但晓莉姐却说,湿地有求必应,为大家做事,我愿意。是的,语文湿地,有求必应,这样的热情,这样的话语,让我感动。我知道,如果可以,我要将这样的热情和温度传递下去,让更多人知道并相信,语文湿地,有求必应。后来,晓莉姐说,27号早点来,帮我做点事。我干脆果断地回答:好的,没问题!她半开玩笑地说:26号到呢?我回复:好的,我订完车票告诉你。因为学校7月24号才放假,怕有变故,我没有直接回答。但我记着,早点去,跟着晓莉姐做点事。
26号下午3:20,列车到达徐水站。一如徐水二字,天空飘着小雨,安静的小站,安静的小城,夏日里透着丝丝凉意。我告诉司机师傅去成宝酒店,但进了城区司机师傅却说,成宝酒店有两个,问是巨力路上的老成宝,还是另一个新成宝。说话间,车已经到了巨力集团对面的成宝酒店对面,冥冥中觉得就是这里了。我就在这里下了车。给晓莉姐打电话确认,我到的地方没错。也许,这就是生命中的安排,一切都是最好的遇见。
酒店前台办理入住,巧遇下楼到前台换卡的晓东哥。初次谋面,那份属于燕赵,属于湿地的质朴热情,深深地感染着我。拉着合影,加微信,仿佛不是初次谋面,而是老朋友相见。晚饭时间,相约晓东哥吃饭,他回我:赶紧去吃饭,回来到311找我。晚饭回来的时候,晓东哥、增明哥正在忙着填写胸牌,自知书法不好的我,自觉地站到晓东哥旁边打下手做整理工作。桌上的电脑还开着,里面是晓东哥正在完善的年会宣讲论文。电话那头,催着晓东哥要年会的主持串词。后来,伴着更多人的加入,胸卡在九点多写完整理好。有人将我们忙碌的照片传到了群里,不断有人说,辛苦了。说真的,我没有觉得什么,本来就是搭把手的事。而真正辛苦的是老大,晓莉姐、源老、晓东哥、小马哥他们。九点半,我离开311房间,下楼补运动量,而晓东哥准备他的串词和论文,我知道,他可能要十二点之后睡了。
27号吃早饭时,碰到晓莉姐,问今天的职责是什么。她没有具体安排,只是说吃完早饭后直接到二中去。当我和同屋的刘扬到徐水二中时,已经有好多人已经开始忙碌。没有具体的分工,我和同伴们从贴座次表,挂横幅开始。再到后来,我又做起晓东哥的助手,到大门口去迎接来报道的湿地家人。显然,晓东哥做这个更有经验,专门搬了几把椅子,坐在大门口,只要像是报到的老师,就主动地迎上去,甚至向来往的市民介绍起了湿地,做起了语文湿地的推广大使。显然,晓东哥也是语文湿地的一张名片,每一位见到晓东哥的湿地人,一眼就认出他:“你是陈晓东吧?太好了,终于见到你了!”惹得我们这些湿地草儿们好生羡慕。而晓东哥每次都是标志性的问候:“你好!是语文湿地的家人吧?欢迎欢迎!”帮助拉箱,拎包,就像家里待客一样,迎着亲人们到行知楼报到。而晓东哥无疑成了我们的榜样和带头大哥。热情相迎,主动领包,一路引导,悉心介绍。到了下午,报到的人逐渐增多,北京、新疆、山东、山西、云南……一趟又一趟地迎接,一次又一次地返回,总有家人问:“你们是这里的老师吗?”“你们是《课堂内外》的工作人员吗?”我们都不是,我们只是志愿者,迎接每一位湿地人。间歇时听我的河南老乡红玲姐讲故事,打开手机和晓东哥比运动量,我的运动步数轻松地破了两万。在支付宝的公益捐步上,我第一次轻松地捐出了一块多钱。下午五点半,收拾东西,结束徐水二中报名时,我的运动步数已经到了两万四千六百步。
年会最后一天,在楼下搬东西时碰到源老,源老看看我的胸卡说:“听说你来挺早帮干活啊?”其实,语文湿地作为民间的共同成长体,哪里是帮忙干活啊,分明是自己分内之事。语文湿地,有求必应,作为志愿者,只是把湿地的热情和温度传递出去,虽然不是我的主场,但我努力让与会的每一位家人觉得像到家了一样,仅此而已。如果可以,下一次,我依然守候在大门口,热情地欢迎你!
——写于2017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