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现在很多人的生活状态忙忙碌碌,看似很努力,但是一个月半年一年下来,个人成本没有任何变化,就是机械如一生活。就是像臧克家说的:有些人活着,但是他已经死了。这种假努力的状态,没有对自己工作学习进行一个梳理和反思,会让自己越来越焦虑,没有方向,不学习改进提升,很快被时代的巨浪拍死在沙滩上。
我先生是学习中医他说过,中医有个误区,并不是老中医医术就很厉害,只是人们对于这种自以为是想象中的厉害。如果一个医生不对自己的病人病症案例进行发展过程,吃完结果反馈和对自己开药思路一个复盘,就不会有医术不断提升。所以很多老中医就是被经验固化,没有科学反馈和系统复盘知识。所以“老中医”从年轻到年老他的医术没有质的改变。因为他看病开方,思路,行动是僵固在那里。所以中医江湖有认为划分流派,“实方派”,“经方派”,真正是以给病人病情结果为导向,方法是不断反思创新。不拘于某个流派。所以对生活和工作的反思和复盘的重要性也是在于此。
反思和复盘是让人正确的犯错,从错误中思考改进的方法。每件事情从计划到实施再到反馈,是一个小闭环,到反馈结果在对结果进行一个目标,过程倒推一个审视,你就思考整个过程中,我的目标是什么(具体的,可衡量的,用SMART原则)我做了什么假设,(对事情计划具体实施达到什么样目的)整个过程有哪方面做的好的点,哪方面做不好下一步的点。那些是可控制的因素,那些是不可控的。对这样一个过程梳理复盘,就有了对做事情的审视,就会从错误中学习到正确的方法。这是正确犯错的打开方式。
柳传志通过阅读《曾国藩》一书时,对曾国藩的复盘方法应用于企业,还将复盘放入联想三大方法论中(联想三大方法论:极强的目的性,分阶段实施,复盘),要求团队小事及时复盘,大事阶段性复盘,事后全面复盘。可见复盘的重要性,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因为天生惰性,指定很多目标和参与复盘小组,但是很多坚持不下去的,大多数半途而废。找到能够持续复盘的方法很重要,比如改变习惯先从内心驱动力去激发,你要知道做这个事情的意义在哪里,不断想象复盘对你成长带来变化,去激发你内心“笨重大象”诱惑力启动行动模式,然后再去从每天小小行动,比如“每天三件事”的记录,去持续地行动,或者加入复盘行动的学习小组,相互督促学习。
不复盘的人生就是过日子,复盘的人生就是奔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