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哲学家们至死也不会料想到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生产力已经达到了一个如此惊人的水平,以至于人们可以单纯地只从事一件事谋生,而不用像古人一样自己生产自己的一切生活资料。在这样的生产力下,我们的社会好像不需要像达芬奇那样的全才了,因为社会的分工让每个人只用专注于一个领域,甚至让一个人一辈子只用拧螺丝。当人们在赞誉分工的功绩时,马克思发现了分工的实质,他精辟地指出:
“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财富,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上过中学的读者都知道,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可以生产,可以劳动。所以人活着的意义也必然在于劳动。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人要创造价值,就要劳动。然而,在现在,劳动被当做一种被迫的用于谋生的手段,劳动力成为了自己必须被迫出卖才能换取生活资料的东西。自然地,人们对于活着的价值就会出现种种迷茫。
人为什么要活着?文学家会用华丽的语言描述世界的美好,并毫不保留地展现出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热爱,以及用唯心主义的谬论使人觉得活着好像只是为了自己的一点可怜的欲望。“理科生”(请原谅我使用这样一个被时代所唾弃的词)们立刻就不高兴了,他们会果断地回答说,人活着是为了繁殖。自然赋予人生殖器官,并将繁殖与某一种低级的快乐联系起来,难道不是为了让人繁衍后代吗?以上这两种思想,都难免地陷入了唯心主义与宿命论的错误。前者把人活着的目的单纯地归纳为满足精神的愉悦,而后者又只看到了人的动物性。
有读者要说了,说了这么多,那么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呢?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理论鲜明地指出,劳动是自我实现的现实途径。所以,人活着的意义在于劳动。这时有人也许会说,我整天劳动,都要被压得喘不过气了,你怎么能说我活着就是为了劳动呢?确实,正如我在第二段所说的,现在劳动成为了一种负担,一种手段——生存的手段。但是,当社会发展到更高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时,劳动就会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需品,就好像人不能不与别人交流一样,那时人也会自觉地劳动,因为人生没有了劳动便毫无意义。当生产力极度发达时,人人按需分配,劳动与生存不再是紧密捆绑的一对词汇。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被彻底地消灭后,一个人,可能上午是个建筑工人,下午是个作家,因为社会为他提供了无尽的选择的权利,并且他所选择的这两种劳动都是同等的。这个时候,劳动不是一种负担,而是快乐的源泉。自然地,社会分工也会弱化,甚至被消灭。
总的来说,人活着最终是为了劳动,而在现在这个历史阶段,人活着的意义更在于通过不懈努力,把劳动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事物从我们的敌人的扭曲中拯救出来,并且不断地发展生产力,步入共产主义。
2021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