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分析究竟从哪里作为突破口,如果选准了,便会事半功倍;如果选歪了,便会离题万里。任何事物犹如千万条细丝织成的网,要把每根网线逐一理顺,要耗费大量的精力,问题是,即使弄清了,它的价值何在呢?不如集中精力找寻起决定作用的经纬线。找到它,你就能顺藤摸瓜掌握这个大网的基本规律,抓住了共性的,摸清了特性的,足矣。
分析人的行为,我觉得可以从认识、方法、内容、环境、对象、心理层面逐一阐述。很多人在分析过程中,没有学会从不同的侧面去探索,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头来一头雾水,说不出所以然,只能拿好像、可能,不好、还行等模糊性的词语做总结。你自己没明白,传达给他人时也只会让人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那么,这个分析是失败的。在实践中,分析是把握事物整体的必要方法,你要到达真理的彼岸那就必须学会使用分析这一工具。分析之中有大道,如何去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说,有人在处理问题时总是得过且过,那就主要从他对这件事的价值的认识上寻找原因,这才是主要矛盾;如果他做事效率不高,那就主要从方法上予以修正;如果他做事畏手畏脚,那就主要从他的心理素质上加强一下;如果他做事方向上出现偏差,就要从确定的行为内容上找寻错误;如果他做事总是受到他人的抵制,那就要从人际关系上多下点功夫;如果他做事总是四处碰壁,那就要从背景环境上做些改善,等等。我们所说的以上事例,是在假设在相对单纯的条件下寻找相对单纯的原因,总所周知,事物的原因是一个网或链,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解决问题是需要多管齐下,打好组合拳,任何单打一是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我认为,饭要一口一口吃,水果要一片一片剥,虽然分开了,但从中看到的是一个整体。事物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组合体。
从认识层面上来讲,我们总是先看清楚某一事物在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中所体现的价值,只有我们完全把握了它的价值,才会从行为上高度的自觉。人的行为倾向来源于动机,动机的产生发自于人的需求,如果这一机制中间出现断裂,就好像发动机缺少的燃油,动力无从谈起。价值就是意义,它是人行为的根本理由。现阶段,人的需求不可能随时存在,这就需要人为的制造需求,管理者应该记住这个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