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愿在生活中姿态优雅,从容不迫,细心体贴与温情脉脉?但生活常常不仅不成全这份憧憬,反而用极其逼真的困窘嘲笑各种诗意。于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不得不面对眼前的姑且和可是。
收纳要解决的不仅是物品的整理和归位,还有人的身体规则,家庭关系的处理,家庭成员的需求的排序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这些问题没有解决,肮脏和凌乱只是结果的呈现。
生活一直在挑战我们的智慧,耐心,理想和热情,如果没有爱和爱的能力,家不仅不是世界上最温馨的地方,反而是最痛苦的地方。
有的人用凑合的态度度日,时间久了,会不知不觉生出自己不配用好东西的自卑感。用好东西的人如果不是纨绔子弟,总体来讲更懂得自爱。一个人自爱,就有底线。若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的都是粗制滥造的低劣产品,他潜意识的自卑感和价值感也会较低。
有的人完全活在别人的评价标准和样板中,没有自己的主张。家里是否需要买某样东西不是因为生活所需,而是别人都有。当家中充斥着华而不实的物品时,生活也会变的浮躁起来。
如果一个人终于意识到自己要对美好生活有所追求,也不乏对家人的爱心,但行动力不足,同样是一件让人备感沮丧的事情。
有爱心和让所爱的人感受到被爱,这之间的距离有些人一生都没有走完。爱的行动力需要学习,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和提高。
能做到干净有序的生活是一种修行,那其中包括了自爱和爱他的信念和行动力。
当我们逐步克服了姑且和可是给我们带来的烦恼,生活中还是可以有诗和远方的。
整理一个家,不是简单的安排各类物品的分布,而是在营造一个呵护人心的空间。这需要深情,智慧和执行力。
从生活中最平凡的事做起,做每一件小事时都怀着爱,喜悦,善意,享受一个又一个当下。
当每一个当下连续,就是一生。
来自 整理家,整理亲密关系 前言及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