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简单一个字,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因为家是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我们最终的归宿。莫尔说为了想要寻找的东西,我们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而中国古人则推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家是个人通向外界的重要的纽带。每一个人都又现实的家园,书本可以构建一个精神家园。家,一个充满内涵又充满温暖的词。
朱自清-荷塘月色,余光中-写给未来的你,母亲的羽衣-张晓风,岁月-国风。
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不仅是我们身体休息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这都是对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寻着一种归宿。家庭里有悲欢离合,也有冷暖人生。
演员王耀庆,人应该珍惜当下,每一天。学会好好告别,不要怕,不要胆怯。那些我们愿意去走过的,留下记忆的经历,就是我们人生中不可多得的,不可忘却的生活,忘记意味着背叛。童年最为无忧无虑,无拘无束。作家梁晓声,时代背景下,读书来之不易。全部文化,是基于家庭伦理开始,家的根基开始。回忆起来,童年值得纪念的,历历在目,如在昨日。人类只有在文艺生活最匮乏的时候,和书籍的亲情是最亲密的。当现实生活过于逼仄,物质生活过于贫乏,人,本能的去寻求的一个超现实的所在。当书改变了你之后,你再看这个世界的眼光是不一样的。邹市明一家子,奥运冠军,世界拳王。用一家四口的现场幸福演绎了家的意义。作家毕飞宇,漂泊无根,清明节无处上坟。作者确实语文表达能力,比较精辟犀利,不说急不急智,而董卿能全场接触各类精英无障碍对话,她的能力和文学素养,毋庸置疑,也是文化水平站到了最顶端的一员。国家的优秀百人计划一员,确实值得大书特书。人类的生生不息,伴随着阅读,他将更加伟大,欢愉。演员赵文瑄,无妻无子,父母过世,他的家人就是收养的流浪猫。优秀演员,艺术家,对细节的捕捉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感情也是特别敏感,细腻的。我们可能不能共生死,但是我们的记忆会永存,永存于我们还在世的每一天,我们就那么一直互相陪伴着,只要彼时,互相想到。家,可以有很多类不同的成员组成,一个人可能不能成为一个温暖的家,但是,一个人加一条狗,或者一只猫,是有可能成为一个人的锚定座标。科学家潘际銮,90高龄还在努力为人们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而奉献,来到朗读者,给广大的观众再做一次分享,就是人生的又一次贡献。老爷子老两口在如此高龄,对于工作,青年回忆都非常精神,难能可贵。感情又很喜悦的流淌,笑口常开,令人羡慕的睿智。
在国难当头之时,少年青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当抗战胜利之后,故居已经不再,清华成了很多功勋级老教授的家和根,他们也用一生为清华,为祖国奉献着。
时光荏苒,家国家国,我们守护家,需要的时候,我们也用血肉生命来守护国。
家,在我们年幼的时候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我们青春年华之际,对象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们为人父母,孩子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及至父母老矣到我们自己老了的时候,家这个概念依然是在变化的。家是我们认知的起源,有牵挂才有家,没有牵挂的孤家寡人,对家是没有概念的。
十八岁前,我的家在故土的小镇,走过无忧无虑的儿童时期,中学时代每个月回一次家。十八岁之后,我去了离家乡很遥远的大学,那时候感觉自己是无根的浮萍,从大学四年到进入社会后的多年,我的家依旧在故土家乡,在父母守着的那个小镇,因为在别的地方我没有牵挂。我为了要有一个窝,一个房子,回到长沙,又是几年,年近三十,我还是没有一个新的家,直到爱人的出现。在长沙安了家,有了孩子,如此便算生根发芽,妈妈也从小镇来到省会,如此,在家的羁绊之外也还有几份牵挂。生活,不就是这样么,每个人都在默默地承受一些。
我们都在为了让家变得更好而努力,试图努力让家庭里的每个人都变得更好,尤其是从襁褓长大起来的儿子。我们在学着做好父母,也学着做一个更好的儿子,做更好的自己,这是儿子和新家给我的启示。家,就是给了我梦想和希望的方向和努力目标的起始之地。现在到以后的十多年,我都是在努力抚养孩子成长自己的目标里去履职,等孩子成年了,要振翅高飞了,我们再有时间陪伴年迈的父母,守着他们垂垂老矣的最后几年。再到孩子进入社会摸爬打滚,我们只能远远的看着他们为了自己的未来挣扎。我们老伴两个相依为命,陪伴着年老多病的彼此。直到某一天,我们不断的活在回忆里,再慢慢的离开这个我们无比珍惜的世界,我们曾经是多么幸运地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啊。
家,多么温馨,从生到死,从得意到落寞,从蹒跚到步履维艰,它从来不曾嫌弃我们,无论我们贫穷富有,健康疾病,家一直都在,我们周围,默默的守护我们。感恩所有的家人,用最宝贵的年华,陪伴着我们一路走来。最幸运的事,就是我来到这个家,有了和你们一起生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