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心理辅导课的“学科化”倾向
教育部1998年8月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确实明文规定“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和学科化的倾向。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除了教师辅导参考用书外,不要再编印学生用教材,更不能要求学生统一购买教材。”
(1)开设活动课程不等于学科化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和预防。人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线性过程,是整体的、有规律地循序渐进的。因此,作为推动学生智力发展与人格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有一个通盘的设计和考虑,并用一种稳定的课程载体使之常态化。
(2)防止把心理辅导课上成心理学常识课
判断一个学校是不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要看其有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心理知识的理论课或者常识课。
(3)心理辅导课使用教材应持谨慎态度,我们目前使用教材是省教育专家创编并审核通过的。符合良好课程应关注的八个发展目标。
2.新课改中心理辅导课被列为选修课了,怎么办?
(1)选修课属于学校自主开发,拓展空间在于争取领导重视
由于新课改的要求,心理健康课成为了选修课。选修课属于学校自主开发拓展空间在于争取领导重视。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与心理教师的积极争取是影响心理辅导课程定位的两个绝对性因素。
心理选修课的课时不足要从班会课板块儿中去找突破口。心理辅导课,落实课时的根本出路在于从班会课中切蛋糕。现在需要在学校内部建立一种刚性机制,已动员班主任自己成为切蛋糕的人,并通过培训帮助他们学会开设心理辅导课和心理班会课的初级技巧与方法,使班主任逐渐成为心理教师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且我觉得学校心理活动课运行系统多样化回促使心理辅导课的多样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