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难忘桃李盛开、春风吹拂,我们一起畅饮的日子,在这细雨孤灯的长夜,我深深思念飘泊江湖十年的挚友。 诗句出自北宋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初读此诗,只是惊艳,就跟我听到喜欢的后摇一样!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比一般诗词更容易记得住。十几岁的孩子连另一个十年都不曾有过,何来“十年灯”的感同身受呢。而经历了大学,从丁酉鸡年到戊戌狗年,再读: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不用细细品味,便觉头皮发麻。到底是怎样深厚的情谊才写得出如此震撼的话呢,倒与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可相媲美,大概只有少年情谊了吧。黄几复的生平,在今天只有寥寥数语,知道他字“几复”,是南昌人。但想来两人既是少年交友,虽至中年之期,却让黄庭坚愈发感叹两人的深情厚谊。
我不知道说他们“深情厚谊”是否合适,查询资料:此诗是黄庭坚在神宗元丰八年所作,当时的黄在山东德州为官,黄几复在广东四会县,他们已经十年未见,追溯到十年之前,正是黄几复调程乡尉要去上任的时候,两人在京城只是匆匆相见转而各奔东西,一别十年。大概两人在分别之时,也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愁思。也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
在读完这首诗后,脑海里浮现的是臭屁三人组(达州袁湘琴、常德梵高、十堰冯小刚),她们嬉笑嗔怒立时鲜活了起来,在大学里,我生病的时候有她们,情绪崩塌的时候有她们。一起去体验新奇的事物,一起去参加有趣的活动,一起变成更有意思的人也更臭屁的人!在我这前二十年,她们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成长?如何去爱?如何坦然面对失去?我们啊,怀念并且珍惜彼此相伴的快乐时光。我们都在成长,成长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尤其在各种风雨和伤害后,人在伤痕累累中强大,自然也会更怀念桃李春风的年少时光。我在想,如果是我一个人的话:我应该会倒在“夜雨”中,等不来春风!
回到诗句本身,托先进的通讯科技的福,我们不用体会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痛苦,也不用体会看似浪漫的鱼雁传书的惆怅。只要能找到那个人,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对方过得很好,就是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