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家里所在的小村庄,静谧而幽远,想起来就是联结着土地生长出来的一样,像一簇低矮茂盛生机勃勃的灌木,绿油油的无论风雨都不可撼动分毫。
故乡临近海边,地势低矮,小河岔曲折纵横,连着大大小小的水洼,大的不过一两亩地,小的几尺方圆。可是积年累月并不妨碍它们鱼虾蛙蟹繁衍生息。
村子虽小,格局毫不含糊,大概五六十户人家,主姓只有我们这一家,其他的三五个姓氏,每姓不过三两家的样子,据说都是投亲靠友而来。
村子坐北向南,南边千米之外是一条东西国道,那时候不过也是粗砂土路面。出村往北是去往镇里的大路。村子西面百米左右是一条由西北而来东南而去的小河,细沙滩的河床,五十米有余,卵石遍布。黄泥土的河堤,绿树成荫灌木丛生,东西河堤中间各有一条一两尺宽的小路。东边的的小河却不相同,河堤几乎挨着村庄的房屋,由北往南而去,却是窄了许多大概七八米的样子,黑泥河床黑泥河堤。两岸的树木一样繁盛。村子北面紧挨着房子后边,是一条宽阔的深沟,约有二三十米的样子,夏天的时候会有积水连接着东西小河,东西两河在村前二百米处合二为一,河流又宽了很多,奔着东南海边而去。村子一周的河跟沟,很有护城河的味道。
或者仅仅是为了防范夏天的洪水,小村的河虽然不大,水量还是比较充沛,是从上游的矮山上流下来的,水质很好,清甜甘洌,那个时候的经过沙滩的过滤,是可以直接喝的。
每到夏天,几场雨过后,水量暴涨几倍,会有二三米深地旋坑,隐藏在平静的河水下,还是没有一点淤泥,不过都是干净的沙子底。这里就成了小朋友们的浴场,从五六岁到十五六岁的小朋友,在河边流连忘返,热了下水,累了上岸上的树荫里,冷了晒太阳。河边两岸的知了叫声强劲有力,像盛夏的烈日一样,笼罩一切。
从北边大路入村,先要经过一座年代不算久远的石砌拱桥,大概离沟底有个三米多高,在小孩子看起来也就不算矮小了。
这片沟底算是村子后面的一道屏障。灌木杂草丛生,间或有几片郁郁葱葱的竹子,高矮不等。还有许多枝丫纵横的不知名老树,完全自由生长,五六七八米高,树枝伸展开来,相邻的树枝搭接交叉。这又是我们童年的一处嬉戏的乐园。小朋友们在树上,窜蹦跳跃,由这棵树半空中的枝丫上攀跳到另一棵树上去,像一群小猴子一样欢快无忧。
这些不知名的树,开着各色各样的花,结着各种各样的果子。
有的像胡椒那么大有的像毛桃那么大,可惜都不能吃。
各种的鸟也栖息其中,大大小小,叫声各异。春天的凌晨,夏天的傍晚,冬天的正午,它们有时欢快的叽叽咋咋,有时寂静无声把自己藏起来,在竹林里或者茂密的树冠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直到那些树木跟竹林在不知道的时候慢慢消失。就像小时候的玩伴儿,都四散分离远走异乡。
鸟儿也都飞的远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