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袍子里藏有多少个小,他自己是数得清清楚楚的,他巧妙地把这些心思都转换成中华民族共同的小陋习,就变得小小的理所当然。
把话往难听里了说,也开始成为一种让人会获得表扬的技能,被叫做“毒舌”
挖掘出了本质,披露出了虚伪。引经据典地骂人,不说一个脏字。气势上,风格上、急智上,都是占尽优势的。
再加上这些年把这种方式,再包装成了吐槽。一种词汇上是从日本引进,形式上又是美国脱口秀的讽刺风格。
搬到民间之后,就被很正义地演化成,大家对一个人 一件事情的不满,通过一种形象的比喻和揶揄,让当事人听了会垮脸的话。
常见于微信的小群中,为此也诞生了不少金句名言。
剥离出好笑的部分,剩下的方向都是以刻薄,不乏恶意。人们对这些脱口而出的讽刺,会不会有种忍不住的欲望呢?
我承认我自己是有的。
有一次在东京一个潮流的商店,朋友看中了一个白色的罐子,一直很想买。我摇头晃脑地说了句,好像灵骨塔啊。
(我自认自己还是妥当包装过话术的,没有直接说是骨灰盒)
这句话一出,就等于是浇了一勺冰水,永久性地熄灭了对方的购买欲。
我以为这件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没有想到此后两年,我朋友动辄都提到我这次的小意见。他是真的往心里去。
因为我用一种毁灭性的形容,粉碎了他内心的宝贝。他现在的情绪不是放下,而是怀着那个小小罐子的尸体的怨念。心中埋着了一个墓地。一直记着。
于我而言,就是脱口而出的小聪明。目的就是显得自己的眼光独到 形容准确 。加上不想让对方花更多的钱买一个所谓的潮流品:白罐子贴一个潮流品牌。
但是,朋友心情的半衰期是没有预料到的。当时是不是我嘴巴利落一点,仅仅说出一个述求,就是别买性价比不高的产品,造型一般。对方这事也就过去了。
我在训练自己做一些小小话术的改变,只多加一句话,让整个场面有着本质的差别。
举一个例子。
一个人过年的时候,喜欢穿得红彤彤的,全身都是红色,很像一个走动的大红包。
我原本是讲:你怎么变得和一个红包一样。是要送给谁啊?
加上那句话,就演变成:你今天好特别,也就是你,否则别人穿,就特别像个红包。
注意到重点没有,多加的那四个字就是“也就是你。”
每个人都默认自己是特别的,自己能显得和普通的大众不一样。
给坏话做一层包装,避免直接的刚性伤害。同时兼顾了自己吐槽的欲望。
而我最开始的出发点,是能不能解决自己忍不住说难听的话。
以及为什么要把话往难听了说?
目前看起来,原因也就是每年过年,大家把客套话和吉利话说腻歪了。再说好话显得在玩别人的唾沫。
最终的效果,也还是希望自己显得足够特别、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