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完年没多久我收到了一个同学群的突发消息。一个同学从开始的感冒发烧,几天就恶化成了细菌感染器官衰竭,ICU昏迷了好几天。他的父亲,上一年才刚刚确认肺癌末期,家里已经负债,有老婆女儿。他是作为家里唯一一个挣钱的人啊。同学群一起凑了些钱给他治病。幸好最近他的病情好转了,终于从ICU出来普通一点的病房。但就三天的ICU就已经花了七八万了,后续他还要慢慢恢复,起码一段时间的休养是免不掉了。对于他们家庭来说,这次已经把他们的老底掏空再掏空了。
经过这么一个事,我也担心家里的保险够不够。我家婆十几年前开始就帮家里人买了好多的保险,据说就帮我老公一个人就买了将近10个。因此我就从来没有担心过这样的事情,但是没留意他的保险到底是什么?结果今天一排查,我就发现老公的保险虽然买了那么多,但是重大疾病险却只有10W。
那我老公的保险到底是些什么保险?
排查一下,除了保额10w的重大疾病险,其他都是教育,养老等储蓄返还险。而返还的钱到现在总共就一年1~2千,都不知道能干嘛,就是说假如有那么一个万一,我老公这么多保险,就只能够有10万可以赔重大疾病的。
现在这个社会你一个保险,没有50万以上的保额,都不敢说够。
1 如何买对保险
那么怎么买保险才合适?其实只要清晰你的买保险的目的。一切就简单多了。
保险是一个对抗家庭资金风险的工具。以我们普通人为例主要就是对抗疾病意外时那一大笔资金支出。主要有两个方面,1.看病的钱。2.是要填补不能工作而损失的钱。
从上面目的看来至少几个保险是必须要买。
1)意外险,这是最便宜也是最基础的保险,保证我们受到意外会有一笔钱可以用来报销医疗费用,如果不幸不在世,有一笔钱可以留给自己家人填补你不在而造成的金钱空洞。这个保额可以是你的年薪乘以5到10倍或者再根据你的需求调整。
2)重大疾病险,如果得了符合保险里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会提前给一笔现金。你拿这笔现金去治病,也可以留给家人,你可以做任何的用途,保险公司都不会管。保额的话,根据现在的重大疾病费用至少至少也得是三四十万以上。
3)医疗险,主要是住院以后超过一定免赔额才会给你报销医疗方面的费用。这里的钱只能够用于报销你治病的费用。不能作为其他的用途。现在网上也有很多几百块的百万医疗险,这个和重大疾病险是可以作为很好的搭配。因此如果我们一旦是发生重大疾病的状态下,一方面,医疗险可以把你大部分的费用都报销掉;另外一方面如果你还有买重大疾病险,那么这一部分费用可以留下作为你后续不能工作的费用补充和营养补充。这样不至于一旦有了重大疾病,就造成了资金链断裂甚至倾家荡产,至少把这个金钱的顾虑给消除掉。
2 我们在买这些基础保险时,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1)买消费险,很多人会喜欢买分红返还险。觉得如果没大事以后还可以把本金和利息都拿回来。但是我们要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投资理财还是用抵御风险?如果你的目的是谋求有投资收益,那么请不要选择保险,保险即使几十年后会返还本金利息,但是你有没有想到我们的通货膨胀,二三十年前的十块钱跟现在的十块钱是一回事吗?当三四十年后时候他返还你20万本金,但那时候你的二十万能用来做什么呢?这值得你要为此却要花费一笔比消费险贵几十上百倍的资金吗?如果是为了抵抗风险,我们要想的是最小的金额去撬动最大的保障。你买消费险剩下的资金你完全可以放在其他渠道增值。比如一个简单的指数基金定投,收益就远超保险收益。就算是放余额宝的利息,也比你放在保险公司里的利息多,因为分红返还险里面有百分之三四十左右是保险公司要返佣给业务员,还要作为他的管理费,剩下才是会产生利息的部分。所以你能够生成利息的那部分钱比你想象要少很多。
2)顾买顺序优先给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买,再为老人和小孩子买。一般情况下老人和小孩子的劳动力所产生的收入比较少。而你作为主要劳动力一旦有意外那么是双重的损失:劳动收入和治疗费用。
3)最好买定期险,而不是终身险,主要是考虑资金的利用,通货膨胀。你最大的风险区是二十几岁到65岁之间。如果资金有限,不妨这样买。
最后不管你在网上买保险也好,找业务员去买保险也好,首先要清晰你买保险的目的。如果想收益高,多学理财投资知识,收获远比保险分红高的收益。如果是要对抗风险,就直接买没有附带返还,增值功能的险种。这才是保险最初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