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圣杜甫一首《忆昔》,写尽大唐盛世的繁华与富强。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隆元(710年)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谋害中宗李显的韦后集团,换政于睿宗李旦,先天元年(712 年),无心政事的李旦禅位于不是嫡长子的李隆基,玄宗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后世也称唐明皇 。
二十八岁登上皇位的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年间(713——741)励精图治,把唐朝的繁荣盛世局面推到了顶点。他为求国内政治的安定,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能臣,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开元时期政治的清明与安定,导致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唐朝的黄金时代,单从人口数量来讲,贞观初期的300万户,到开元二十八年(740)时已经增至841万户、4814万口,天宝十三年(754年)已达906万户、5288万口。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要知道当时东法兰克福王国从塞纳河到莱茵河之间的人口不到三百万。而地中海的人口在16世纪的时候,才五千万至六千万。人口众多,体现了盛唐强大的生产力(人口红利), 同时农业土地的耕地面积和粮食收成也年年创新高,开元、天宝期间“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当时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八百五十万顷,折合今亩达6.6亿亩,人均占有达9亩多,人均粮食产量达到700斤,这是一个空前的水平。粮食的丰收造成了“人家粮储皆达数万”的局面,国家经济繁荣的背后带来了人民的富庶,同时也推动了物价的低位运行,两京(长安、洛阳)米加每斗不过二十文,面粉价格每斗三十二文。
民以食为天,只有粮食的丰足才能使百姓丰衣足食,社会才能安定,这样社会分工才能进一步扩大,以纺织业为例,天宝末年,唐政府赋税收入中,绢、布总计月1.1亿丈(2750万匹),当时人口约8000万左右,可见家庭手工业中绢布的产量巨大。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商业的兴盛,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长安有东西二市,各有二百二十(行业)、西市还是胡商(外商)的聚集之地,以运河为载体形成了洛阳为中心,辐射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圈,出现了成都、扬州等重要的商业城市,将广州作为南方对外贸易联系海外的窗口,吸引了大食、波斯、天竺、昆仑等地大批商船前来进行贸易买卖。
盛世开元的经济繁荣助推了文化的昌盛,盛唐时期的文学成就也是硕果累累,唐诗的发展在开元时达到高潮,涌现出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空前绝后的诗人,将开元的文化气象装点得灿烂夺目,光彩耀眼。
李隆基开创的开元盛世,缔造了唐帝国的辉煌,其繁荣是全方位的,是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共生的结果。开元盛世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与贞观之治的奠基和武周时代的改革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