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末了,小丫头要吃大润发的手撕鸡,为娘的当然满足。
一逛直奔主题,买了手撕鸡。时间还早,超市里又逛了一圈。这一逛不要紧,二逛可就逛出了新大陆——蔬菜台面上竟然有洋槐花!这熟悉又亲切东西,可是有二十多年未曾某面了呢。我那激动的心哪,要是身轻如燕,估计都得能飞起来。
瞬间的兴奋可想而知。另一面,记忆又穿越回了北方的故乡,故乡里的春天。
故乡的春天,没有江南小桥流水细雨如丝的灵秀,也没有当下姹紫嫣红一波接一波的惊艳花事,但那一夜之间山草绿,不疾不徐款款走来渐次入春的各式树木,还是深深的链接在了记忆深处,成为解锁故乡的密码。
从最早的榆钱开始,依次是苜蓿草,柳树狗,杨树叶,刺槐花,小山杏……
尤其是刺槐花。花开时节,满院飘香,沁人心脾。
不仅如此,这甜香甜香的花儿还是我们口中的美食。空嘴吃,甜甜的,但不宜多,毕竟后味有点涩儿。最好的吃法是做馅儿,蒸包子,包饺子,怎么都好吃。
山里的阳坡槐花开的早,放学后撸回一大筐,就够母亲给我们做一回大蒸饺子了,这也是母亲最拿手的。玉米面白面两掺,母亲用开水汤面,槐花焯水做馅,不放一点儿肉,薄皮大馅,做出来的大蒸饺子了竟比肉还香。尤其是那馅儿,肉头头的带着槐花特有的香气,味道好极了。正赶上长身体的时候,一口气吃四五个也不觉得很饱。
山里的吃完,院里的开。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槐花,确实填补了我们餐桌上的空白:槐花饺子,槐花布了(槐花麦饭),槐花疙瘩汤,槐花菜饼,熬槐花……人们花样翻新,将这自然的馈赠发挥到极致。
自从参加工作离开故乡,除过去北京旅游,北海公园里闻过七月的槐香,就再不曾见过这甜香的槐花了。江南有龙槐,却只当做绿化的风景,虽开花,却只能观赏。槐花,游离故乡的春天,太久远了。
去年,也曾网上下单,妄想速递一些故乡的春天来,谁知过了半月也未有动静,只好作罢取消。今天的相遇,怎可再错过?尽管标价500克/9.9元,还是毫不犹豫的买了一袋来。在我心里,故乡的春天,是无价的。
丫头放学回家,看见了便猜花名,风铃花,茉莉花,豆角花……她也只是是闻香识形罢了,从未见过,又怎会识得呢?一方水土一方人,骨子里虽是北方的基因,但自小在江南长大的她,也早已南化了。
择洗淘好焯水,还在思量这点槐花究竟该怎么做:槐花鸡蛋饼?槐花麦饭?槐花菜团子?
槐花蒸饺子?万万不可!照母亲当年的做法,这点儿槐花做馅,顶多包四五个,简直太奢侈了。
思来想去,包不成费馅儿的大蒸饺子,就包大馅儿的煮饺子。包饺子,这也是我的拿手,保证不浪费食材。
先和面,醒面的时间,炒蛋,和馅。天然的食材,用不着加太多的调味料,油,盐,葱花,再来一点儿黄豆酱,一拌一搅,就喷喷香。
先生一到周末就成了运输大队长,接送小丫头上下学,跑出跑进怪累的。今天让他歇着,包饺子的活,我一人,全来!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手机打开学习强国,百灵里播放美食,我做美食。一个人钻在厨房里,一人擀皮一人包,乐滋滋的,一会儿就完工了。而且,皮儿馅儿不多不少刚刚好。
不记得哪个吃家子说,饺子的最好吃法是:空嘴吃几个,蘸醋吃几个,蘸油辣子吃几个,蘸蒜泥水吃几个,回头来再空嘴吃几个。这就好比人生五味尝遍,到头来还是简简单单的原汁原味最好。
今儿这热腾腾的饺子上桌,我却没有准备任何蘸料。这阔别二十多年的味道,只这原汁原味的槐香就足够了,其他的,都略显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