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获取信息不再是什么难题时,保持文章的原创性也变得不那么容易了。
创作者多起来了,信息量也就越来越庞大了,人们能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收集自己想要的信息,我们甚至常常看到一句名言或是典故被多篇文章所借鉴。这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之事。
可是,对于受众用户或者读者来说,我们需要反复浏览那些重复性的案例及观点吗?
什么样的文章值得一看呢?我认为文字是能体现温度的,而好的文章,读者自然会感受到创作者的诚意。
01 这里我要提出第一个筛选文章的重要条件,那就是观点独到
独到的观点背后需要创作者做出独立的思考。
每当我看到文章中含有摘录的语句时,我会暗自记录一下书名及作者的名字,这样方便我梳理下一批书单。
我想表达的是,有摘录说明创作者是有阅读经历的,这样的作者是具备成长心态及可塑性的。他们的文章质量也会在时间的积累下稳步精进。
还有一种创作者,他们为了创作而创作,重点是码字,而不在乎质量。
文字的质量及深度与创作者投入的思考及诚意成正比。
你可以试试用自己的语速、语调去阅读几篇文章,你会发现有些文章读起来就很舒服,它的内容并不复杂,但它的字里行间都向我们传递着厚重与诚意。
没有诚意的文章即便逻辑完整,挑不出任何毛病,读者也很难被打动,但我并不是说这类文章不好,只是没有被触动的文字很难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们不知道用户能否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是怕自己的观点招致争议,便选择用通篇文章来佐证一句他人的观点。
从书中摘录的观点,作为支撑作者论点的素材,它是具备一定的说服力的,但如果全文都在证明引用的观点,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笔者需要有自己独到的思想、见地及论述方式,只有这样才算是对得住创作的初心。
02 主题鲜明、言之有物
文章可以引经据典,但绝不能为了让文字看上去“高级”一点,而去滥用案例、典故,这样的文章质量必然会大打折扣。
事实上,的确有很多创作者因为不自信而采取这样的做法。
好的文章如行云流水一般,没有过多调侃、吐槽及闲言碎语,一切与主旨、主题无关的内容都需要为中心思想的周边内容做出让步。
朴实无华的文字往往最能打动人心,因为它流露的真挚是华丽的辞藻所无法企及的。
那些擅长写作的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靠简洁有力、浅显易懂的主张,来赢得人心的。
何为言之有物,这“物”首先得融合自己的思想,其次文章中想要表达的主题对他人是否能起到一丝善意的提醒或片刻的思忖,若无法让人一边读一边思考,那么这种文章就是笔者写给自己看的。
言之有物,一直以来似乎都是针对笔者或说者一方,然而有人说,自然就有人听,否则对话就成了自言自语。因此这里的“物”,对于听者(读者)来说,是否有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03 小结
网络环境的发展之迅速,使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宽泛,同时信息的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需要掌握筛选优质信息的能力,否则我们只能被繁杂、冗余的信息搞乱心智,而无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文章都是人为创作的,一篇文章中的信息存在几分价值,是否具备原创性、是否言之有物、笔者所强调的观点是自己领悟到的还是出自他人之口,这都需要我们做出思考。
能通过文字辨别笔者的用意及其所抱持的态度,也将成为我们筛选信息的重要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