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听人家唱“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的歌儿;诗歌中也早就背过“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佳句,可儿时的我却从来没有放过风筝,甚至也没有见过风筝。
对于清明节的记忆,都停留在向逝去的祖先们表达哀思,去送纸钱的活动上。那时候,我们还小,清明节的前几天,父亲往往会找一个周五,联系好家族里的长辈和孩子们,约会时间,带上妈妈提前蒸好的蜗牛馒头,还有献给祖先们的黄酒和碎肉,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父亲清楚祖先们的每一个坟头的位置,会提前设计好路线,带着几辈人一起前往,在路上不断地嘱咐下一辈,告诉他们这是谁的坟,那是谁的坟,以后你们就要自己来烧纸哦。而当时我们一群孩子才不管这些,只觉得十来个人一起这样环游山村,充满了无穷的趣味。年年如此,周而复始,不知不觉我们都长大了,在家的亲人也越来越少。下午听到父亲说,今年烧纸的人才只有两个哥哥,难免有些伤怀。
逝去的人已然逝去,清明时节的人们除了缅怀和寄托哀思之外,还得去寻觅春天,享受春光。那是八九年前的时候,孩子还没出生,记得带着爱人一起在人民广场,学习放风筝,当时阳光和煦,似乎也并没有放起来,但沐浴那时的春光,我却觉得无比温暖,伴着这样的温暖,程宝也一定感觉到了。
于是前几年,我们就在清明前后,开始一家人放风筝了。有时是在大中午,艳阳高照时,在新修无人的公路上来回奔跑,寻找风的方向;有时是有乌云密布时,站在水库边上挑战新的高度。可是,我却感觉从来没有将风筝放得有多高,有多持久,只是感叹别人的技艺,望望天空,带着孩子悻悻地离开。
而今天清明的风筝却似乎格外坚挺,在天朗气清的正午,程宝一下子长大了,在微风中风筝徐徐上升,即使在“众芳摇落”后也能一枝独秀,即使小脑瓜沁出了汗水,也依然乐此不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风筝在湛蓝的天空中分外夺目,也吸引了众多筝友们艳羡的目光,风筝第一次给孩子和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清明时节没有纷纷的雨滴,没有乌云的遮蔽,它应该有湛蓝的晴空,应该飘起漫天的风筝,应该是春回天地的美好时节,应该带给人美好的怀想和希望。
清明节的风筝,让我和你一起仰望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