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再怎么谈都不嫌多,2016年我确立了自己终身学习的道路,2017年接触到了认知学习法。
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也知道了之前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多么的愚蠢。
新年的第一篇文章献给自己。希望这篇“学习”能够,陪伴自己,更好地度过2018!
内容
学习的内容可以分为,知识类,认知类,与技能类。
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背诵古诗,了解并熟悉全国地名,像这样的学习都可以归为知识类学习;
阅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了解区块链的原理等,像这样的学习都可以归为认知类学习;
学习诸如《21天搞定PPT》,《Ps从入门到精通》《电脑常见故障维修》等则属于技能类学习!
去年接触并了解了双拼打字法,许多网友都在网上分享,双拼打字法的速度,可以比普通的拼音打字法快一倍以上,我像着了迷似的想学这种打字法,但是又被自己痛苦的五笔学习经历所束缚着,耽误了很长时间!
后来想了很久,不过就是学习一个技能嘛,直接练习就是了,背完口诀后我就直接开始练习,练了几天后,把不太熟悉的字再单独拿出来练,又练了几天,就可以熟练应用了!
对,对于不同类型内容的学习,用的方法肯定不一样,知识类的内容,要求记忆准确,熟练调用;认知类的内容,要能把握框架,灵活运用!
而技能类的内容,最终就是要熟能生巧,学到不是重点,重点是练!
方式
学习从方式上又可分为理解性学习,与应用性学习。
比如对于编程的学习,一开始需要学习一些基础:数组,类,栈,这些具体概念需要一个一个花功夫去理解;
当然,光说不练假把式,学的再好最多是能做点题目,离真正会编程差得还远呢,接下来就是应用性学习了,解决一道一道的程序难题,模仿大神编一两个小游戏,使用程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等等,这些应用能让自己学到的知识熟能生巧,融会贯通,进而真正学会编程!
总之,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方式上,都要想清楚自己到底在学什么,该用哪种方式,否则就是在白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