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第24篇原创文章
字数:1700
阅读用时:2.5分钟
欢迎关注 期待交流
那年冬季,我在异乡上班。某日,阳光偷工减料,等我下班去买菜的时候,外面早已昏暗一片,车流、人流汇成一条流动的风景线,但这一切都是那样平常,直到这首歌的出现——棒棒堂的《说说》。
“下课钟声回荡耳边,沉没夕阳倒映我脸。互传纸条的那画面,消失般的光线。”熟悉的旋律,不断冲击着我,让我想起高中时的一些事情来。
01钟声的故事
下课?钟声?久违的感觉,上班后只有下班和打卡声了。高中三年,高一加入校广播站编辑部,高二有幸成为站长,因此和上任站长住在广播站。
说是广播站,设备是再简陋不过,一张桌子、一台小电视、DVD和一套播音设备,仅此而已。但对于要住集体宿舍而言,两个人住一个房间,随便用水、用电、听歌是很惬意的事情,而且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两年。
关于钟声,最深刻的是,高二那年学校新买了一套播音设备,刚开始偶尔会出问题,有时候明明定好时间,可到了下课时间就是不响铃,这时候就需要我第一个冲出教室去开铃声。
还有就是每天早上6:00左右,闹钟响后,我开门看天气,如果没下雨就开始放《运动员进行曲》,把全校师生吵醒,起来做早操。两千人左右一起做操,场景还是很壮观的。
下雨天就放两首歌,然后去上早读课,经常放的有《我的未来不是梦》、《水手》、《青春纪念册》等,有时候,同学会告诉我,如果可以下次放某某的哪一首歌,回到教室,双方会心照不宣的笑笑,开始全新的一天。
02、关于同桌
自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火爆后,青春类题材一片泛滥,如果说《那些年》是“优秀”,赵薇的《致青春》还能算“良好“,接下来的《同桌的你》、《左耳》《栀子花开》等就是“不及格”了。
高中同桌,毕业后,我们大学期间几乎没有联系,偶然机会互加微信,我们谈起高中,我们似乎并没有太多交集,时间的洗刷下,记忆所剩无几。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我记得当时他很喜欢周杰伦的歌,而他则记住了当时的一个“恶作剧”。那时候,我当班干部,需要每天上课的时候喊:“起立”。
可是,高三课程多,压力大,于是课间经常一大批同学都趴在桌子上休息,我也一样。有一天实在太困了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同桌开玩笑,他拍拍我的肩膀说,上课了。我条件反射站起来,大喊一声:起立。结果,全班立刻鸦雀无声,接着就是哄堂大笑。
03、冬季凌晨六点的篮球场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甚至有点“犯贱”,高中的时候学业繁忙,根本没时间看球赛直播,于是每天早饭和午饭的时候都赶紧冲到食堂,抢坐在电视前面的座位上,看体育频道对球赛的报道,期待着十佳球、五佳球。
趁着晚间时间,宁愿饿肚子也要打打球,更有甚者,课间十分钟也去投几个球。
到了大学,时间多了反而变懒了,球赛少看了,篮球少打了。
有报道称,科比自述,早上4点,洛杉矶仍然在黑暗中,他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矶街道上,准备去练球 。
无论是断章取义还是故意炒作,这样的鸡汤我还是能欣然接受的,作为一个喜欢科比的人来说,他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看他的球赛总能让人激情澎湃、斗志昂扬,他的另一句话至今印象深刻:总是有人要赢 那为什么不能是我?
我不知道凌晨四点的洛杉矶是什么样子的,但我知道冬季凌晨六点的篮球场是什么样子的。
高中时候喜欢打篮球,但是校内的球场有限,僧多粥少,于是先到先得。为了抢占球场,我们几个篮球爱好者经常六点就起来打球,即便是数九寒冬也不例外。
04、关于读书
现在想起来,最拼命读书的时间就是高中了,从早上六点起床,除了稍微午休下,到晚上23:00左右才休息。
知识点多,强度大,不得不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于农村学子,没有背景,只有背影,在社会阶层流动空间越来越小,读书作为上升的途径越发被压缩的当下,虽然未必都能成才,但学习对今后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读书仍不失为成为走出大山的一条路。
我的高中成绩不太好,偏科特别严重,尤其是数学。对于成绩一直没有太多可怀念的地方,对读书的渴望倒是让人怀念,课间翻两页《读者》或者《青年文摘》,班级订的报纸几乎每张都会浏览下,好的文章和图片就剪下来。
每个月生活费有限,偶尔遇到校门口有流动书贩子买的旧书或者盗版的好书,也会买几本,以致囊中羞涩时还需要向同学借钱,还好有几个好朋友可以救急下。很庆幸,现在还保留着阅读的好习惯。
每次成绩公布后,一些同学的情绪都会受到影响,有些会偷偷的抹泪,努力后的挫败感是很让人感伤的。
老师也会适时开导,不得不说,高中的老师很有责任心,对学生的关心也是真心实意。没有血缘关系,但他们甚至比父母更关心你的成长,因为他们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他们深知自身的责任。
对于我,要感谢的老师很多,尤其是语文、数学和历史老师(班主任),语文老师让我对语言、文字有了较大的兴趣,数学老师高考前一个月的谈话让我幡然醒悟,亡羊补牢,奋起直追,最终让高考成绩不会太难看,历史老师对我的信任和鼓励一直延续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