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个人而言,在博物馆里,最喜欢看的是那些青铜器。
厚重朴实的大方鼎,造型特异的三星堆面具,各种各样的兵器、饪食器、酒器、乐器等等,透过时光穿梭而来。
当你凝视这些器物时,几千年历史迎面而来。
1、三大青铜器
在国家博物馆的青铜器中,最耀眼的当然是三大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大盂青铜鼎、子龙青铜鼎。
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曾被释作“后母戊”,近期又有学者认为,应该为“司母戊”)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也是殷王武丁之后)而作的祭器,是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
后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气势宏伟。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8厘米,重832.84千克,四足中空。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后母戊大方鼎纹饰华丽。鼎身四面的中央,是无纹饰的长方形素面,其余各处皆有纹饰。在细密的云雷纹之上,各部分主纹饰各具特色。鼎身四面,在方形素面周围以饕餮作为主要纹饰,四面交接处,则饰以扉棱,扉棱之上为牛首,下为饕餮。
鼎耳外廓有两只猛虎,虎口相对,中含人头(注意人的表情是愉快的,据说当时人相信被老虎吃是一种幸运。后世演变成“二龙戏珠”的吉祥图案)。耳侧以鱼纹为饰。
四只鼎足的纹饰也匠心独具,在三道弦纹之上各施以兽面。
后母戊大方鼎采用陶范铸造,鼎身和鼎足整体铸成,其合金成分为:铜84.77%,锡11.44%,铅2.76%,其他0.9%。鼎耳后铸,附于鼎的口沿之上。耳的内侧孔洞是固定鼎耳泥芯的部位。后母戊大方鼎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
此鼎于1939年3月被河南安阳武官村的村民盗墓挖出,后来为了防止日本人夺走,又把大鼎埋起来了。抗战胜利后,当地国民政府再次挖出,交给中央博物院。
1948年,大鼎在南京首次展出,轰动了整个南京城。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时,有意将大鼎运往台湾,但由于过于沉重,大鼎流落在南京飞机场,后被解放军发现,转移到南京博物院。
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成,司母戊鼎从南京调往北京,成为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子龙青铜鼎
子龙青铜鼎据传20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因器内壁近口缘处铸有铭文“子龙”而得名,是商代末期文物。
铭文"子龙",二字上下分布。"子"字在上,字体较小;"龙"字在下,以双线勾勒,似龙形,如一个尾部向右上盘卷的竖立龙形。
子龙鼎通高103厘米;耳高22厘米;腹高43厘米;足高36.5厘米;口径80厘米。立耳较厚,略微外撇。外侧饰两周凹弦纹,折沿宽缘,腹部横向宽大,微下垂,下有三蹄足。
子龙鼎颈部所饰,一为有首无身饕餮纹,瓶形角;二为首身完整饕餮纹,卷角较宽,尾部下卷,爪后有长距,以凸起的鼻梁部位为对称轴线,躯干向两侧同时展开,形成一首双身,意在以平面展示立体。
子龙鼎是现已发现的商代青铜圆鼎中形体最大的一件,也是目前所知带有"龙"字的最早的青铜器,与后母戊大方鼎一方一圆,合称“商代重器双璧”。
子龙鼎能现身国家博物馆,也颇费一番周折。
20世纪20年代出土后,很快被一个叫"山中株式会社"的日本公司买走,此后一直销声匿迹。2004年,日本一位企业家在大阪举办了一次私人藏品展,"子龙鼎"在展览中露了面,并引起轰动。
2005年负责承办国家重点文物的专家前往日本,追寻"子龙鼎"的下落。对方得知我国要追回"子龙鼎"时,开出了上亿元的报价,不得不暂时放弃买回"子龙鼎"的想法。
几个月后,"子龙鼎"现身香港,专家马上前往香港。经过六七次的洽谈,买卖成交。2006年4月,在中央财政设立的"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的支持下,中国国家文物局将子龙鼎征集回国。2006年12月,"子龙鼎"入藏国博,价值4800万元人民币。
大盂青铜鼎
大盂青铜鼎是西周康王时期贵族盂所作的祭器,又称廿三祀盂鼎,属炊器,1849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据传当时共有大小两件,小的现已佚失不见。
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圆形,立耳,深腹,三柱足。造型雄浑,工艺精湛。口沿下一周饰以饕餮纹带。
盂鼎是西周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造型凝重,庄严和谐,纹饰和细部结构洗练而严谨,已没有商代青铜器的狞厉色彩,更具有礼制化色彩。
大盂鼎腹内壁刻有铭文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
铭文大意为,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的立国经验,告诫盂要效法其祖先,忠心辅佐王室,并赏赐盂鬯、命服、车马、邦司、人鬲、庶人等,是研究西周奴隶制度的重要史料。
相传此鼎於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省郿县礼村,先后为岐山首富宋金鉴、岐山县令周庚盛、陕甘总督左宗棠的幕僚袁保恒所有。袁保恒得宝鼎后献给左宗棠。后左宗棠为感谢潘祖荫救助之恩,将此鼎献给潘祖荫。潘祖荫将这件宝鼎定名为“大盂鼎”,沿用至今。
抗战时期,潘家后人将大盂鼎和另一件家传宝物大克鼎深埋保存。新中国成立后,大盂鼎的第八位主人、潘祖荫的孙媳潘达于将此鼎捐献给国家。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大盂鼎与大克鼎便陈列在馆内。1959年,国庆十周年之际,大盂鼎从上海来到北京,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2、最早的青铜器:二里头出土的青铜爵
3、商周之际的重要历史见证:利簋
4、妇好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器
三联甗
甗是蒸食用具,分为两部分,下半部是鬲(lì,锅),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zèng,就是笼屉,底部有网眼),用来放置食物,可通蒸汽。
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高44.5厘米,器身长103.7厘米,宽27厘米,重量138.2千克。
该甗由并列的三个大圆甑和一长方形承甑器组成。甑为圆形敞口,敛腹,腹两侧有牛首半圆形耳。
腹底内凹,有三扇形孔。口沿下以雷纹为地,饰由二夔纹相对组成的纹带,以扉棱相间隔,夔身上下饰以涡纹。
此器可以同时蒸煮几种食物,是前所未见的商代大型炊具,迄今国内仅发现这一件,弥足珍贵。
5、一组三星堆青铜器
6、四羊方尊
7、青铜“虎鎣
青铜“虎鎣(ying)”为西周晚期文物,顶盖内铸有“自作供鎣”铭文。因其精美独特的造型、罕见的虎形装饰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青铜“虎鎣”原为清宫皇室旧藏,陈设于圆明园。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0月英法联军大肆破坏洗劫圆明园文物,并将这座“万园之园”焚毁。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军官哈里·埃文斯将“虎鎣”劫掠回国,一直由其家族收藏。
2018年3月,国家文物局在得知青铜“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相关消息后,立即开展协商谈判等多方面工作,推动青铜“虎鎣”返还工作。
4月底,青铜“虎鎣”境外买家表示愿将文物捐赠给国家文物局。
11月23日,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安全顺利地将“虎鎣”运回北京。
2018年12月1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虎鎣”正式入藏的移交仪式,寄托着中国人民深厚历史文化情感的珍贵文物,终于找到它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