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止“攀比心”,让孩子收获真正的成功

今天录了一篇有关“超前教育” 的文章,回想起当初,为了帮助儿子尽早适应幼儿园生活,入园前,特地带他上了一段时间的早教课程。感触最深的是,比起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一个个课题,家长遏止自己的攀比心理,节制自己的虚荣心,更是一个艰难又重要的任务。

儿子去早教的时候已经两岁半多了,相比很多一周岁左右,甚至更早就接受早教的孩子,起步不可说不算晚。起初第一关就是自我介绍。别的孩子到了前面奶声奶气的自报家门,儿子却要我抱在怀里,坐在前面一句一句教,才会小声说。我努力告诉自己,孩子需要适应,大人的面子不是问题。

等到课程开始,老师带着大家跟随音乐做操,别的宝宝都高兴的跟着老师手舞足蹈,只有儿子一脸凝重站着不动。老师示意我不要强迫孩子,等他适应,我心里又开始自我征战。到了各种玩具教具登场,我的心里总算轻松一些,可孩子还有偶尔不配合的情况。

这样撑过四十五分钟的一堂课,我的心里不是没有担忧的。还好老师课后安慰我,让孩子慢慢适应,不要强迫他,以免造成孩子逆反。

接下来的早教历程我尽全力遵循老师的建议。果然一点点的看到了孩子的进步。渐渐地,儿子开始喜欢去早教班,喜欢和老师一起学手指操、学唱歌、学跳舞。虽然玩具偶尔喜欢,偶尔没兴趣,可孩子的进步确实显而易见。

有一次,早教课的内容是美术——其实就是用轻黏土做手工。一堂课下来,才真正让我认真思考,成年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记得当时一起上课的有好几个孩子。不得不说,课堂上打扰到孩子的,妨碍孩子专注的,大多是成年人自己。

当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孩子思考时,带孩子的成年人经常会把答案告诉孩子让其回答,在孩子领先于别人说出答案后,就漏出一副沾沾自喜的表情,而当老师布置了练习项目,孩子一时上不了手时,她们会干脆越俎代庖!

看着儿子总是屈居人后,我告诉自己,要明确来上课的目的,不要适得其反,坚持袖手旁观,只适当给与鼓励。当儿子潦草的作品置身在那些规整的作品中时,我告诉自己,孩子独立完成才是最有意义的。

早教课程持续到入园,如今,儿子已经是个大班的小哥哥了。孩子的进步我看在眼里,孩子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在幼儿园里,每当老师和我沟通孩子的情况,都只专注于他的表现,他的问题,强调他的个性,不与别的孩子对比。而我,也尽全力的遏止“别人家的孩子”出现在我的家里。我努力告诉自己,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为什么要要求我的孩子,是个完美的孩子?

他情绪敏感,动静变化很大,不喜欢别人动自己的东西,可他会在妈妈磕碰一星半点的时候紧张,告诉妈妈要小心,在征求他的同意后,也会把心爱的玩具与别人分享;他有时任性的不听建议,一味的坚持自己的意思,可他也会在谈判后接受你的条件,不哭不闹;他写作业的时候有时效率不高,可他会一直坚持把它做完,尽全力达到要求……

孩子是立体的,他的个性也是立体的,他未来的生活,也必将是多面而立体的。很快他就要上小学了,接着是中学、高中、大学、工作、成家,为人夫,为人父,他势必加入到现实存在的赛道你争我赶。

很多眼睛盯着"别人家孩子”的父母或许会说“别人都抢跑,我还按部就班,那不只能被淘汰了?”“别人都是从幼儿园、小学,一路名校的读过去,我难道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可事实是,人生是一场长跑,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比赛到最后,是谁规定最终的奖赏只能是别人眼里的成功?

我的孩子,“抱歉”没有能力让你成为“富二代”,我也不会强求你成长为一个“富一代”,如果说对你有什么期待,我希望,你能最终成为一个你自己喜欢的人,做你喜欢的事,过你想要的生活,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首先介绍一下我看的这本书的出身。因为不同出版社的书内容也有所差异。《木偶奇遇记》是卡洛•科洛迪著,由祝本雄译,...
    是苔呀阅读 4,485评论 0 0
  • 看到这个标题,你可能就已经明白了我接下来要讲的内容。最近一度被两个人删除,心里很不是滋味,相信这种滋味,你也能感同...
    从此更名薰衣草阅读 4,221评论 8 4
  • 几回行 半途径 其余路 今日临 乘月夜 徐风浸 踏前程 缓步行 水塘间 听蛙鸣 芦苇倾 夜灯明 蓝光闪 垂钓人 行...
    滨海沧浪阅读 1,163评论 0 0
  • 2016.4.23 初一吧,缘分了,在电视上看到一歌诗词鉴赏类的节目。那个节目的嘉宾,刚好就是这首诗的作者,郑愁予...
    __初歌阅读 2,405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