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章我们谈到了吴军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逆向推理。这种思维方法非常重要,它将让我们看到更大的世界。当我们翻开第二章的时候,作者又带来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反常识思维。
说起反常识思维,在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学语文课本里提到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一般小孩掉进缸里,第一反应就是怎么把孩子给拉出来。可司马光却另辟蹊径,直接举起石头把缸给砸破,人很快就获救了。
同样道理,在本章中,作者通过捡西瓜和捡芝麻的类比,也给我们传递了一种反常识的思考逻辑。捡芝麻再勤劳,也捡不出西瓜的重量。人由于动物的本能,很多时候习惯于做简单,重复,价值低,风险小的工作,因为那样不用动脑筋,比较有安全感。但是如果一直持续做一些捡芝麻的工作,那以后就很难承担创造性的工作。这样的人就有可能一辈子捡不到西瓜,一辈子碌碌无为。
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学时候我们学过:当航天器超过第一宇宙速度就可以环绕地球,超过第二宇宙速度就可以脱离地球,达到第三宇宙速度就可以飞出太阳系。但是如果达不到这个速度就不可能挣脱引力的束缚。物理学中的光子运动也是一个道理,当其能量达到一定的能级后,就可以实现跃迁。
由上可知,从捡芝麻到捡西瓜,从一个能级的光子到下一个能级的光子,它们都是非连续的,就像中间有一条河一样。要跨越他们,就要有一种反常识的思维。
那什么是反常识思维呢? 我的理解: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挣脱连续性的束缚,利用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未来做出的一种独特的思考和预判。
在第二章中,作者谈到:很多人认为选择越多,可能越幸福;但是印度人在职场和婚姻的选择上比美国人少很多,可幸福指数却比美国人高很多。很多人都喜欢《红楼梦》里宝钗做人的性格,但是作者却发现林黛玉做诗的性格更值得提倡。
少一分从重,多一分思考,也许我们就可以跨越那段非连续的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