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涩
时隔大半年,我又忍不住来到此地,这家书店依旧保留着旧日长闲的悠然与风趣。说是前来备考冲刺,其实是深藏着一颗想玩的心,从去年十一月份准备考研,一转眼过去了三百多个日夜,乏了,倦了,疲了,世界如此大,想换个地方,出来走走。
依旧是被熟悉的茶香笼罩,推门而入,看到的,依旧是那熟悉的面孔。
林清玄说“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或茶具,而且喝茶的心情。”
周作人亦在《喝茶》一文里写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想起了往日喝的那杯,沁人心脾的白牡丹茶的味道。心在袅袅的茶烟中缓缓沉淀,一种久违的释怀涤静了胸中的苍凉。明明是第三次来,却仿佛是故人,是老朋友的相见,依稀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坐在窗台的老位置上,眺望19楼的风景,远处的枫叶开得正红正烈,明媚的阳光携带着暖暖的冬意透入心扉。我赏的不是美景,是凡人淡淡的喜悦。
摊开一本书,记得周老先生说“酒的趣味,只是在饮的时候”,那么书的趣味,便是在读的时候。在喧闹的市中心,彳亍在老城的小巷石板路上,寻觅一块安静的乐土。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车水马龙的都市,停下来驻足,春夏秋冬就这样在转角轮流而过,找到了那看似微不足道的归属感。
花开无言,叶落无声,浅浅留下的痕迹,恰似一个人品茗的孤独,诉说着湿漉漉的、不被人注意的小心思,妥帖,静好,而又优雅大方。我们只需,安静收藏,温柔记得,就好。
有些饥肠辘辘,鼻尖嗅到了诱人的香味,烤得焦黄焦黄的华夫饼端上了桌,令人垂涎欲滴。咬下一口,口感绵软细腻有嚼劲,躲藏在内的浓郁香味一下子便迸发出来,把暖洋洋的冬天一口吃进嘴里,简简单单,心满意足。
内心的宁静,比得过人世间的一切尘嚣与浮华,生活最好的状态,就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人生苦短,酸酸甜甜,总有数不清的未知数等候在远方,穿行在窄窄的回忆里,时过而境未迁,曲终人未散,思索着从何开始,至何结束。
夜幕降临,傍晚时分,一个人,这座城,仿佛把持了岁月的容颜,没有流露一点沧桑。
温馨的读书交流会开拉开了帷幕,来自书友之间的小确幸,是读书拉近了我们的距离。第一次参加书店的“周三有约”活动,主题是2018年最后一个月你还有什么没有完成的事,稀稀拉拉的几个人,聊了许多许多,聊到各种杂七杂八的内容,跑题跑到了十万八千里。
人虽少,大都是第一次见面,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开场有点拘谨和尴尬,但渐渐地,大家都放开了,聊得很畅快。
这个有着特殊回忆价值的夜晚,感谢两名英语小姐姐老师,一位年轻漂亮的妈妈,一位不知名大叔,还有老板石头哥的陪伴。
结束后和这位妈妈共走了一段路,她充满斗志地对我说“考研加油,能够坚定自己的目标,坚持下去的人最美”,突然发现今晚的夜空似乎都变得格外美丽️动人。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时间山高水长,你我来来往往,人山人海,流逝了我们的匆匆那年。
我好像一直都站在古老而有些发黑的雕栏小窗前,徘徊,彷徨,直到这一天,在熙熙攘攘的缘分的路口,我终于从黑暗的角落里走了出来,前方,灯亮了。
“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
打个慵懒的哈欠,挤上返程的地铁,早已遗忘的旧日印象正一点一点涨潮。黄昏时分落落前来探访,天空余晖退去,暮色正浓,这儿脚步匆匆的行人,热闹,高潮,渐淡,每天在这里上演的一幕幕,犹如一出永远没有结尾的剧,多年也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