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一种生活态度。
虽然我自己一贯对吃没什么好胃口,一箪食一瓢饮裹腹即足以聊慰平生。可我特别欣赏那些会做美食爱吃美食的人,觉得他们是真正的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张爱玲也说,中国人好吃,我觉得是骄傲的。
就在昨天傍晚,我忙完了一天的网课,身心俱疲的坐在餐桌前发会儿呆。发呆走神是我最好的精神疗愈的方式,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无悲无喜,内心简单而纯净。
忽然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是楼下的美女邻居,手里拿着几个包子,正笑盈盈的望着我。
“今天的晚餐在这里啊!”我兴奋的请她进屋来。
“你猜是什么馅的包子?”
我闻闻,一股熟悉的清香袭来,花草香,阳光里氤氲着的春天的味道,可我还是说不出是到底什么。
“韭菜吧,”我说。
“加了一点韭菜,但不是韭菜啊,继续猜!还是告诉你吧,这是柳叶包子!”
“什么,柳叶包子,柳树的柳叶?”我重复了一遍,生怕听错了。
送走了美女邻居,我打开包子仔细观察:白白圆圆的包子,面皮白皙莹亮,暄软绵绵,中间匀密而整齐的褶子处处显示出女主人灵巧精致的生活方式。
端上餐桌,一顿晚餐隆重开始。
中间掰开,真正的柳树清香沁入肺腑。长吸一口气,让五脏六腑都能来闻闻这来自春天的馨香。绿绿的柳叶,已经看不出像扁舟还是眉毛了,密密的聚在一起,松软且绿绒绒碧莹莹的,藏在里面的小肉块时时探出头来,满是喜气。
柳叶的清香一下子勾起了我的食欲,吃在口里,稍有一点淡淡的苦,缥缈的朦胧的美立上心头,伴着那些香缠绵在嗅觉里。橘黄的灯光下,心开始柔柔暖暖的沉静下来。
时光仿佛回到了幼时村子里水井边的大柳树下,柔软的柳条丝丝缕缕婷婷袅袅。耳边响起了父亲为我吹响的柳笛,眼前浮现出了梅姐为我编织的柳条花环,两个女孩子在春风里疯跑……
第一次知道柳叶也能做包子。据美女邻居告知,柳叶采集回来,开水炤过,加入肉、葱、花生油等调好馅,再用发酵好的面粉蒸制而成。
百度查询一下,原来这种中间捏褶像柳叶一样的包子就叫柳叶包。
那我今天吃了一个真正的用柳叶做的柳叶包子了。
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但吃饭是为了活着不是?世上最治愈的东西,一是美食,一是文字。我吃过了美食,开始拿文字记录这一刻的美好,珍惜身边的这一份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