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初中的时候,特别渴望长大,羡慕成年人的自由和潇洒。
而真正步入社会,却怀念学生时代。
20多岁的时候每个人都开始上班,作为普通人,大家过得都差不多。
可是一到而立之年,好像身边的人突然就“分流”了。
01
有的同学突然一飞冲天,有移民的、海外置业的、全球旅行成了最常见的话题,出入私立医院和私立学校都是生活的常态。
还有的同学,穿名牌衣服,买名牌包包鞋子,轻松就能花几万消费的大有人在。
另外,也有很多人不上班了,每天做着自己热爱的事儿,一副根本不缺钱的样子。
而更多人呢?
过了30岁,大部份已成家,职场遇到天花板,95后、00后都在努力向前冲,而自己精力体力都在下降。
突然发现,自已不再年轻,光靠拼勤奋,已经很难了。
各种焦虑,不安,不服气,又不敢换工作,因为他们困惑,万一离开了公司自已还能做些什么?
有的人挣扎在月入1万的门槛上,再怎么努力也很难上去,遇到了天花板。
也有的人进入管理层,年薪涨到了20万,可依然没钱,信用卡还欠着债。
遇到家里父母病重,突然发现自已银行卡里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呢?
这么努力了离自已想要的生活还有那么大的距离,而那些轻轻松松就有钱,花了还有的人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02
其实他们最大的区别是思维方式不同,“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别。
“穷人”考虑的是眼前的得失,挣到钱先考虑怎么花,怎么享受。
看到打折的东西就动心,不管自已是不是真的需要,先买再说。即便他突然得到一大笔钱,也迅速花没了,没有想过如何让钱发挥更大的价值......
“富人”看的不止是眼前的日子,而是更长远的价值,愿意延迟享受,避免冲动销费。
他们更懂得合理消费,去拓展收入来源,给自已创造机会,捕捉机遇,让现有的钱为自己工作,投资自已变得更有价值,拥有不在职收入......
今年流行“不在职收入、被动收入”就是很多人说的“躺着赚钱”。
03
玲玲29岁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叫她“剩女”和“加班狗”,每周工作时间超过77个小时,一年里面几乎有6个月都在外面出差.
她这么高强度的工作,可到年低也没存下来多少钱。
她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不能陪伴亲人,最难过的是在自已外公过世的时候,因为在外地出差,而错过最后一面。
30岁这一年,她陷入了深思,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也是这一年,她决心改变。
她果断离开公司,回到家乡,在父母身边,找了一份工资只有之前2/3的工作,时间相对比以前的工作宽裕多了。
她利用业余时间,在平台上学习短视频制作,玩抖音开直播,她找到了人生的乐趣,凭着自已的热爱,一年的时间拥有60多万粉丝。
通过抖音变现,她现在不在职收入已经达到2万多,比以前的工资翻两倍。
她不再像以前一样受公司的限制,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公司,每天提心吊胆领导不满意,不再担心离开工作生活不下去。
给自已或父母买些喜欢的东西,也不用担心价格的问题。感慨自已当初的选择,大胆尝试真好。
她说,一路走来,自已的粉丝只增不减,是因为自已赚钱了也没有膨胀,背后,她花更多的时间去成长自已,放大梦想,规划自已的未来。
有了自已热爱的事业,没有时间去理会别人的评论,也在这一年,她遇到了自已的真命天子,两个人同频共振,爱情和事业双丰收。
贫穷和无能,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新的时代,改变自已的思维,顺势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