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需要考虑消费层次的多样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竞争的愈演愈烈,我们能够看到的商品数之不尽,五花八门,各种创新、各种仿,商人想尽办法做商品赚钱。在这个过程里,直接受益的就是消费者,不同层次消费能力的人,都能够在他们的承受范围里买到他们需要的东西。

商业活动的意义,在于做到了改善尽可能多的人的生活品质。

物质的丰富,让人们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有更精细的选择。

以前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大部分品牌的产品线那么长,一个产品线上的价格差(比如家电)精小到几十块。后来我观察身边人包括自己的消费行为,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大部分人对于一个产品的价格差还是很敏感。

每个人都希望用最少的钱,买到尽可能好的产品。不同品类的产品,尤其是处在不同需求层次的产品,其溢价空间会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购买手机这类产品,即使中低端消费层次的消费者也能够接受价格差在上钱千块左右的产品。虽然现在手机几乎成了必需品,但也算是个高需求层次的消费,手机对人们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一个通讯产品的定义。而日用品类的溢价空间就会小很多,人们会在意几块钱的价格差。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快速发展,也形成了消费层次多样且复杂的状态,商品的日益丰富,意味着产品需要更进一步的人群细分,越来越贴近目标消费人群,产品需要更加个性化的表达。也意味设计者需要更细腻的情感共鸣。

在做产品的时候,需要对不同价位的目标消费者消费的心理很了解,在看似只有微妙价格差异的商品购买上,体现的是鲜活的个体需求,他们处在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他们关注的是什么,特别是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会改变,对产品的关注点也会改变。

一个产品和其他竞争品的竞争优势,体现的不是单纯是考虑价格、功能和外观的差异,而是一开始如何精准瞄准到它的目标群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