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参考书上的每一个考点都看了一遍仍然没有把知识学到,或者在脑海形成清晰的形象,做题时为什么依然会出现选项不确定的情况,看了解析也是似懂非懂,学习的效果怎么如此不如意,难道是方法出问题,这个方法是什么呢?先把教材看一遍,增加理解后再做题?还是看某位高明的老师的课程后做题?然后做题的正确率就高了?或者我该悔恨当初没有好好上课才落下这个下场?还是自己真不是学习的料,自我定格?
我们于学习,到底懂多少了?为什么学习让绝大多数上了十几年学的学生如此不愿学呢?如此惧怕学习,担心考试,几年都被学习的压力困住?学习于人有多大意义,为什么我们要接受如此长的教育?如此多的名言警句,如此多的被赋予教学任务的被迫授课的教学老师,怎么就没法让学生选择来听你的课呢?既成规则存在的意义在大多数人那里已经不存在了,谁来重新发现现实中蕴藏的意义?
我们的课程基本是老师在讲台上授课,学生在下面听,下课之后学生们也不在理会上课内容,其实内容的传授并没有在此刻完成,我甚至怀疑我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效率比古老的蒸汽机中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还低,这可以表明我们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比于时间来说是很不成比例,为什么我们的课堂只负责信息传递中的一半工作,另一半需要学生课下完成,而事实是很多学生没有完成接下来的任务,我们的信息传递如何才算一个完整的回路其实很多老师没有从学习的必需性上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从为什么学的更好的角度轻飘飘的说一句要多复习,复习就是为了巩固知识?把知识学的牢些?请问为什么会有知识不牢的情况?我几乎没有听到有人从人接受信息到转化为自己知识的规律的角度说明这一规律。学习活动对学了十几年的学生,对教了几十年的老师们来说是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太多人没有揭示出这个秘密,揭示出也没多少人会去做,学习是件痛苦的事,需要真正的投入,只有认识到这个秘密的人才可能会主动迎向痛苦,我不经想到很多事别人坚持去做一定是发现了这件事存在的秘密,无法告知于众的秘密!
我们的学习要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才算有效果?这是一个自明的问题,清晰的感觉,透彻的感觉,是所有学习者追求的目标,方法是反复的记诵,背诵被人鄙弃是巨大的错误,学习认知活动的倒退,背诵是高强度的反复练习,涨知识是要不断练习的,不如会发现自己什么都抓不住,虚度光阴,整个青春蕴藏的巨大力量都不知道用于何处,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和兴趣的挂钩如此大,不懂学习的秘密如何发现学习的乐趣,甚至连做人的乐趣都体会不到,学习知识和练技术一样,不是看一眼好像会了就真会了,反复的记诵知识的含义,反复体会知识背后的思维力量,大脑没有你认为的抑制,其实我们一直处于抑制状态,上课时不给你自由的机会,不给你当堂明白的机会,每一个知识不过浮光掠影的从脑海经过,不带来任何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