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见天气不错,下午与女儿决定再次穿越里口山。去年的冬天,我们曾经试过,但因天气恶劣,冰天雪滑,最终半途而废,也在我们心里留下了些许遗憾,所以今天的行动,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证明自己!
为了不用走回头路,我们放弃自驾,而是选乘K4坐到了杏花村,下车后突然发现有些茫然,从这如何到达里口山步道?横在面前的是长长的隧道,除了绕行很远,似乎无路可走。突见隧道里走出一位帅哥,我们立即看到了希望,经过他的描述,我们知道原来这隧道设有人行道,可以步行通过,我们立即道谢赶路,隧道里步行穿越,别有一番景色。
穿越隧道,顺势而上,站在一个位置,惊喜的发现,这里竟可俯瞰隧道,这也是步道之行的额外收获。
女儿开始埋怨起来,说还没有进入步道,已经消耗了很多的体力,我们的起点选的不对。我赞同她的意见,并承诺下次缜密规划行程。气喘吁吁的进入平缓地势,塔山绿道出现在眼前,我们知道里口山步道离我们不远了。
果然,不远处,就看到了里口山步道的大型指引牌,女儿又充满了力量,说又回来了。
起初在山林里穿越,我们东扯西扯,没怎么观景,而且中间有一段陡坡,坡度超过60度,不太好走,而且极消耗体力,我们都有点消极了,可等爬过这一段,一切都变了,景色变美,步道设计也有了改观,我们累了还可以在长椅上歇歇,补充能量,前进的信心满满,到达石门,我们有些雀跃,并拍照留念。
秋天的味道扑鼻而来,大自然以他特有的色调展示自己的成熟稳重。我们顺利到达大青顶,这时问题出现,一条路通往广福寺,一条路提示通往仙姑顶,我们又茫然了,女儿最终选择往南去,她认为走一条新路更好。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起初我们都认为我们是对的 。
但是当我们再次看到一块指引牌时,我们崩溃了,原来想要到达我们认为的出口还有很远,天色已晚,以我们的速度,天黑也走不出去,我们只能选择一条较近的下山之路。刚巧遇到一家人返程,见他们熟车熟路,我们就紧跟其后,因为我们已经完全没有方向感了。还好,很快就走下去,路况也变好 ,那一家人停下拍照,我们继续前行,意外发现一个小的水库,景色很美。
可,接下来何去何从,完全没有方向,打开导航,一路走去,好在导航是好用的,路上人越来越多,看到生活区了 ,终于安全着陆!
吸取教训,1.下次应该与认路的朋友结伴而行。2.提前做好功课,对路线有个了解,做好选择规划。3.带上登山杖,不能嫌麻烦。4.应该早点出发,不能选在下午。但总体此行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