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了些简单思考,愈发不敢发言了,因为思考的东西或许几百年前就被论尽了,再洋洋自得便显得不合时宜。近日与朋友谈商论道,发现几多努力后最终成为别人(已成)的模样,历朝历代莫非如是,瞬间有些悲凉。
平凡的大多数,只能按部就班发展,不能破格跳跃,这很令人沮丧。如果说我们在文明垫起的高阶上攀爬,起点比历史固然高了,但知识与技术的变革只是改变了外在的体验,并没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本身的精神内核,横纵还是历史的流觞。
前段时间鼓吹真知识,最近发现真知识只能在认知层面解惑,程朱理学早已提格物致知,我们看懂各种现象,探究事物发展规律,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时候,前途似乎是“光明”的,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当我们变成明白人的时候,也未必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因为知行之间的天堑难越。这让人想起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为救朱学(知先行后)之偏,他主张求理于吾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为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我未深究历史,没研究过这些学问家的实践观,只从表面来看,他们肯定体悟了实践的力量。很多人并不自知,也不他知,处在不知不觉中,肯定不能成功;有些人自知,他知,有自觉,却容易借口说知之不多,所以不能行,也不会成功;只有那些自觉运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人才有成功机会。
看来需要把“真知识”演化成“真实践”,在社会化层面利用方法,对真知识的应用或许才是出路。有才的人太多,真正做成事儿的人不多,并不是他们不懂,也不一定没做,所以有必要在认识观、实践观外加一个方法论。
前几天在真知识讨论小组里面讨论“借力”的方法论,群友们对“借力”、“借东风”都有自己的了解,真正能借到的却在少数,为什么呢?如果王守仁跳出来,肯定批评他们说没有知行合一,他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心灵态度决定行为方式、世界观,如此说来,我们的心灵态度不对。
在阐述观点时,我提出三类人,一类人靠组织挣钱,背靠大树好乘凉;二类人靠他人给自己打工;三类人靠自己挣钱。靠组织挣钱的,天然是会“借力”的,他们已经积累了“世事洞明的学问”,理顺了盘根错节的关系,只是按照他们的理性判断行事而已,从方法论来说,并没错误。
讨论中谈了生活中常见的借力案例,有依靠层次稍微高的人搭句话;依靠一个小关系运作;依靠团体、组织、集体背书,去和另一个单位对接;依靠政策便利行事;依靠大形势的判断借形式的东风;不对等的人或集体相互利用……具体应用场景很多,笼统来说,靠自己以外的形势政策、人与单位、劳力资金等各种外在资源成事的,都是借力的表现。
作为方法论,它几句话就能说明白,但作为一种“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应用,它牵扯的事儿就比较多了,我们处的环境有限,对各种知识形成的链接有限,很多朋友不知道哪里借力,苦于没有门路方法,够不着,只能想到求人办事儿的方法,求不是借。
大部分人只想自己,不太习惯考虑整体和外在因素,对各种资源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我感觉是思维方式问题,我习惯想各种情景,没去做都想好了,成最好,不成就进行其他几步,都不成拉倒。把事情因果关系理顺摸清,找到主要矛盾和关键人物,把事情当成棋局,谋定而后动,预测各种风险,提出各种应对,接受各种结果,最后听天命尽人事。
这里没具体聊方法论,只提出最近思考的一个小问题,希望看到的朋友有更深的体会,我们共同交流。多学多看多交流,世事洞明;慎思笃行方法多,人情练达。想到和做到离得很远,正如背会和体会的距离,我们要掌握各种真知识,悟透各种规则,按规则办事,随心所欲,要么成为规则,让人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