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按需就是征求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需求,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给予,而不是用自以为的方式去给。
比如,给孩子分东西的时候,可以先问问孩子想要多少个。
周末做了包子,我询问哥哥,你想要多少个奶黄包呢?
哥哥说好多少之后,我就给他分配多少,之后我再问妹妹要多少个,然后也按照妹妹的自我评估分给她。
这样一来,两个孩子没有了比较,哥哥也不再觉得我给妹妹分得更多、给他分得更少。
按需给予最棒的地方在于,对孩子来说,他需要多少妈妈就给多少,孩子得到的是百分百满足。
这样的爱,才是孩子真正渴望的,以前我都忽略了孩子内在的需求,只是在表面的“公平”上做功课,难怪我越努力两个孩子越“争宠”呢!
所以说,很多家长努力给孩子“公平”的爱,其实是一个永远难以评定的“伪命题”。
因为,只要孩子觉得自己并不比其他兄弟姐妹独特,就永远觉得自己得到的爱并不足够。
02
这个按需给予呢,还包括了两个比较重要的部分。
第一个部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的需求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么爸爸妈妈给他的爱也是独一无二的。
当孩子确定自己在爸爸妈妈心里是独一无二的,他自然就不会跟其他兄弟姐妹进行比较啦!
老师举了一个她家两个宝贝的例子。
当小宝问妈妈有没有爱她多一点的时候,雪娟老师就让小宝画了一个自画像,让她写上自己的优点。
小宝写完之后,妈妈又补充了很多小宝的优点,然后告诉小宝,你所有这些优点在妈妈眼里都是最独一无二的,我都非常喜欢,非常爱。
这样一来,小宝就感到非常满足,不再追问妈妈爱谁多一点,因为她确定在妈妈眼里自己是那么的好。
然后,妈妈也让大宝做了一个动力自画像,也写了好多好多自己的优点,妈妈也针对大宝的优点给了充分的爱和欣赏。
于是,两个孩子都感觉到在妈妈眼里她们都是宝,而且还是独一无二的,两个孩子都得到满满的爱。
笃定自己被爱,是每个生命天然的需求,这个需求满足了,很多其他问题就好解决了。
03
给孩子一份独一无二的爱,还包括另一个要素:独处的时间。
对于家有多个孩子的父母来说,尤其需要刻意给大宝一个独处的时间。
在独处的时间里,父母单独陪伴大宝,这期间尽量不要去谈论小宝,不要去关心小宝。
这样一个独处的时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蜜糖时光,对让孩子感受到独一无二的爱非常重要。
自从用了这一个方法陪伴我家哥哥之后,我感觉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哥哥明显非常享受这个独特的时刻,脸上经常挂着满足的笑容,跟妹妹的关系也好多了,而且他做很多事情也更有能量了。
除了按需给予之外,我还有一个非常受用的技巧,就是处理两个孩子冲突时的技巧。
这个小技巧就是——瞪大眼睛,往后退。
瞪大眼睛,是指面对孩子的冲突,我们首先要保持关注,保证孩子们基本的身心安全,不能让孩子们有危险的行为或者恶劣的语言。
往后退,是指不着急去干预和调节,后退一步,给孩子们自己处理冲突的机会。
万一要介入的时候,尽量用启发式的提问方式,让孩子能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
比如,事情已经发生了怎么办呢?积木倒了,怎么办呢?
当孩子在我们启发式提问的引导下,开始思考时,就意味着孩子的情绪就跟着平复了。
当情绪平复之后,我们就可以提议解决问题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