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坚持亲子共读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我们很资浅,但我们静静相依、耳鬓厮磨共读绘本的时光,足够妙趣横生、怡然自得。每一次共读的经历,就像打开了神奇的魔法盒,一个又一个阅读小精灵跳出来,带领我们邂逅无穷的魔法与惊喜。
我们走进了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奇异缤纷的世界,邂逅了长着红脑壳、绿身子的好饿好饿的毛毛虫,邂逅了企图离家出走,与妈妈玩起捉迷藏的逃家小兔;邂逅了慷慨地把自己的花瓣,赠送他人的彩虹色的花;邂逅了即使身处孤境,却毫不退缩、勇敢机智的小黑鱼;邂逅了与众不同,总是给大家带来快乐的花格子大象艾玛;还邂逅了勇于幻想,敢于尝试的母鸡卡梅拉和她的儿女们。
每一次共读,就是一次有趣的魔法之旅。亲子共读有什么样不可不知的神奇魔法呢,我来说说自己的原则和浅见。
魔法 A 放弃你居高临下的姿态和执念
首先,我们必须放弃自己居高临下的姿态,把孩子当成是我们的朋友,是和我们平等的、有思想有主见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摈弃心中的偏妄和执念“孩子这么小,能听懂我说吗?”“孩子这么小,能看懂图画吗”“孩子这么小,能坐得住吗?”
虽然有时候这样的执念,在我的脑海中依然会一闪而过,但是每一次捕捉到孩子眼眸中,那炯炯而期冀的眼神,我便会笃定地、心无旁骛地,与孩子携手畅游,奔向每一场精彩而丰富的阅读盛宴,不管摆在眼前的是山珍海味、海参鲍鱼,还是小虾小蟹、豆腐白菜。
我们家的绘本,数量算不上太多,但题材非常广泛,不管是日常生活的、自然的、科普的、生命的、亲情的,或者想象的、奇幻的、趣味的,几乎所有的题材都有。并不是每一次共读的尝试都是成功的,我们也经历过失败。
但是,当我第一次看到孩子拿着手中的笔,在一片空白的纸上,画出了一座“想象的花园”,我相信,这样的坚持,已经为孩子带来了一个诗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幻想王国。当我第一次看到孩子捧着厚厚的一本,曾经没怎么读过的书,却一个人读得有滋有味,我相信,这样的坚持,已经打开了孩子热爱阅读的心门。
还记得孩子即将要去幼儿园独自适应新的环境,我内心极度焦虑不安,尽管在这之前我给他读了很多关于幼儿园的绘本。我没想到,真正面临那一刻的到来,每一次分离,孩子都会忍着不哭,坚强地仰着小脸,不舍却无比勇敢地说“妈妈,抱抱我!”谁说孩子小,不懂得表达感受,孩子早已从书本上,从我们感受爱的方式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看到了孩子眼中的丝丝不安和害怕,我紧紧地搂着我的小宝贝。松开手的瞬间,孩子伸出了一只小手,轻轻地说“妈妈,魔法亲亲”。瞬间,我觉得心中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戳到了,好想哭。尽管以前每次我们共读《魔法亲亲》,都会模仿书中的浣熊妈妈和小浣熊,在彼此的手心你一下、我一下,不停地开心地相互亲吻,然后哈哈大笑。没想到,在这样的共读经历中,孩子早已坚信妈妈的爱,会伴随着印在手心的魔法亲亲,一直陪伴着他,而我也看到了孩子远比我想象的更坚强。
魔法B 把亲子共读当做你和孩子的特殊时光
不要抱着功利的心态,把亲子阅读当成是学习的任务。如果把亲子阅读当成与孩子相处的特殊时光,一切轻松地、顺其自然地进行,你会发现,这将是多么温馨和美妙的事情。
如果认为读书就是学东西的,这样的功利心太强,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负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会因为变得排斥而失去阅读的兴趣。
在我们家阅读是一件非常轻松而享受的事情,我喜欢把孩子抱在腿上,窝在怀里给他读书,这种感觉暖暖的,甜甜的。这样的时刻,我在心中无数次感恩:“妈妈的小宝贝,你不知道你究竟为妈妈带来了怎样的幸福。妈妈想告诉你,这种幸福的感觉就像,当你坐在树下,暖暖的阳光穿过树的罅隙,被风轻轻摇曳,细细碎碎的阳光洒落在你的身上,你感受着斑驳的阳光,钻进你的每一个细胞,就是这种感觉。”
我们从来不制定任何阅读的时间表,在我们看来,亲子共读和陪孩子做手工、数星星、逛公园,并没有什么不同。孩子吃饭之前,玩累了之后,睡觉之前,任何时刻,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我们亲子共读的特殊时光。你一定想象不到,我们最特别的共读时光,是孩子坐在马桶上拉粑粑的时间,我搬一个小板凳坐在旁边。这不是很有趣的事么?
我们也从来不限定阅读的时间和数量,不管是阅读十五分钟,半个小时,还是一个小时,不管是读一本书,两本书,还是五本书,除非时间太久,或者已经到了睡觉时间,只要孩子有需求,我们几乎是有求必应。
也许正因为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没有数量的刻意要求,我们都是很随意地进行,想到了、看到了就读,坚持起来变得自然而然地轻松,渐渐地就养成了习惯。尤其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孩子都会主动要求读几本书才肯睡觉,我们都欣于享受这样的睡前仪式。
最重要但是也最容易被父母忽视的是,要让孩子对阅读感兴趣,首先大人自己要享受阅读的乐趣。只有当你自己真正把阅读本身当成是有趣的事情,只有当你摒弃大人固有的思维,学会用孩子的眼光来欣赏图画书的美,你才会和孩子一起真正体验到,亲子共读带来的种种新鲜而惊奇的感受。
魔法C给孩子设置一个单独的读书空间,譬如设置一个绘本架或者读书角
以前我们家里的绘本全都放置在书柜里,虽然有分门别类整理,但是我发现一个麻烦的问题,不光我自己每天要为从书柜给孩子挑书操心,而且孩子完全看不到家里有哪些书,也不方便孩子拿取。
而且你会慢慢发现,等到孩子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他已经不会完全按照你的选择读书,有的时候他更愿意读自己选择的书。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我买了一个可以放置在地上的绘本架,摆放在客厅沙发旁,可以分层摆放绘本,非常方便孩子自己取阅。
明显地自从有了绘本架,孩子变得更加主动愿意读书,小小的他,经常自己一个人踮着脚,好奇地趴在架子上拿书,他一定认为这些花花绿绿的书,就跟妈妈藏在高高的柜子里的糖罐一样诱人。等到孩子再大点,有时候在我们没时间陪他的时候,他还会主动挑书,自己一个人坐在沙发读得有模有样。经常会发现,当我们从外面回到家,第一件事孩子就会跑到绘本架旁边,拿出自己喜爱的书让我们给他读。
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会给绘本架定期更换一批书。有些孩子特别爱读的书,我会摆放在显眼的位置,反复给他读。有些从未读过的新书,我会定期添加几本,让孩子慢慢去尝试读不同的书。若是碰到孩子不愿意读的书,我就收起来等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读。
这为我们省去了每天从书柜挑书和整理书的烦恼,随时随地我们都可以坐下来挑一本书共读。孩子因为拥有了自己选择书的权力,也获得了能力感而更加期待读书。
魔法D 在生活中与孩子进行情境模仿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情境,与孩子一起情境模仿,可以帮助孩子对书中的情节理解记忆,从而激发兴趣和共鸣。
这里摘录了孩子大概两岁半时,我在博客的一段记录:
我给贝贝读的月亮绘本很多,有《晚安,月亮》、《爸爸,我要月亮》、《月亮的味道》、《月亮,你好吗》、《月亮,生日快乐》和《月光男孩》,这些都是贝贝非常喜欢的月亮绘本,所以贝贝从小对月亮情有独钟。
晚上出去散步,我和贝贝的对话也喜欢围绕月亮,如果看到月亮爬上了树梢,这是我们之间的对白:
“贝贝,月亮去哪里了?”我一边走一边问。
“在这里!”贝贝抬头用手指着天空,像发现新大陆一般。
“想不想和月亮玩?”
“想!”贝贝蹬着小脚努力往上跳,模仿《爸爸,我要月亮》中的小女孩去摘月亮。
我把他抱起来,贝贝举着小手不停地在空中抓呀抓“妈妈,我们没有梯子……”
“等爸爸下班回来给我们摘吧……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呀?“我转移话题。
“月亮是…。”贝贝顿了顿。
“月亮有时候是圆圆的,有时候是弯弯的。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啊?”
“像香蕉! ”贝贝兴奋地挥舞着小手。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我牵着贝贝的小手,贝贝跟着我一边摇头晃脑一边吟唱,你一言我一语,月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我和贝贝嘻嘻哈哈地玩踩影子游戏。
如果碰上夜色如黛的晚上,这是我们之间的对白:
“贝贝,月亮出来没?”我抬头盯着天空。
“月亮不见了哦!”贝贝仰着头小声嘀咕着。
“月亮去哪里了呢?”我继续追问。
“月亮捉迷藏去了,哈哈”贝贝很开心自己发现了月亮的秘密。
“月亮捉迷藏去了啊,那风去哪里了呢?”我想试探一下他会怎么接。
“到别的地方去了,(让那儿的)树跳舞去了!”贝贝拉长声音饶有介事地说。
虽然有些口齿不清,但是我听明白了,他在引用《风到哪里去了》中的原话。我不免感到一阵欣喜,贝贝已经能将书中学到的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真是了不起!
魔法E 反复共读
“不断重复阅读,像带领婴儿无数次地认识回家的路,能一再加深宝宝的安全感。”
——粲然《骑鲸之旅》
很多次在亲子共读的分享中,我提到了粲然的《骑鲸之旅》,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而我正是从这本书中收获了很多阅读的魔法,比如反复共读。如果没有这样的机缘,我不知道当我面对孩子拿出一本书,让我为他读第一百遍时,我是否还会乐此不疲地与他共读,还是像复读机一样只是机械乏味地输出,或者一边唠叨“这本书已经读了一百遍了”,一边试图让孩子另寻新欢。
我们家里的书没有一本只读过一次,就被束之高阁,事实上,很多书已经记不清读过多少遍了。你会发现虽然对你而言,没有什么比当一个不断重复的复读机更枯燥乏味的事了。但是对孩子而言,不断重复却是情感联结的需要。而且只要你愿意调整角度,把复读的过程,当成不停转动万花筒的过程,每一次转动,你都会有新的发现。
实践证明,经过反复的坚持和共读,你会发现孩子的联想和思维发散的能力,远远高出你的想象。
孩子两岁多的时候,有一天与孩子重读《小蛇散步》,这是很小时候经常读的一本书,但是间隔了约半年时间才再拿出来共读的。我跟往常一样,身心投入地与孩子读了起来。
“下了很长时间的雨,终于停了。小蛇要出去散步了。可是,爬着爬着……路中间出现了一个大水坑。”
我停顿下来问:“贝贝,碰到大水坑小蛇过不去怎么办呢?”
“变桥”贝贝很快脱口而出,显然我没料到贝贝会记得小蛇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座桥。
于是我继续问道:“怎么变桥呢?”
“巴巴爸爸变!”贝贝开心地摊开双手,做出变身的姿势。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宝宝是联想到了绘本《巴巴爸爸》里面,无所不能的巴巴爸爸化身变成桥的场景。
在他的心目中,只要巴巴爸爸一句“可里可里可里,巴巴变”就能变成任何想要的样子,而这套书也一直是贝贝的最爱。
显然孩子已经能把从不同书上读过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了,而这无疑是孩子思维逻辑的惊人表现。如果没有反复共读的积累,如何会有这样的量变到质变。
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写的一段话“智力启蒙最重要手段就是阅读,它是一种乘法手段,可以让儿童的聪慧以几何级数递增。书籍就是一根魔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魔力,能让孩子智慧晋级。”尹建莉老师的话,早已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也把这段话分享给正在阅读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