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上这节课时,课前我请了每个小组带来了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
课程中间,首先观察一些其他动物的卵,寻找相同和不同时,不同点中,学生们对于鸡蛋,蛇卵等卵有壳很好判断,但是他们同样也认为,蚕卵外面的那层,也是壳,这是学生的一个前知识概念判断。从这个知识概念,我们对于卵外面是否有壳,先做了对于青蛙和鱼卵的讲解。学生可以观察到,他们的卵是直接可见里面的生命的,而维持卵的外部形状,是因为外面有层膜保住了,因此从学生看到的这层现象,我进行讲解壳的解释是包裹在膜外面的一层稍微比较硬的部分,我们不能透过它看到里面的生命,而那样的卵就是有壳的。(关于有壳和无壳的讲解,有更好方法的老师,可以分享给我)
后面对于观察卵的内部结构~熟鸡蛋剖开观察时,第一次,我是直接给学生切开,然后他们观察,发现有的组会忽略掉气室这个结构,所以后面改进是让学生先观察外部再进行猜想内部结构有那些。有的学生的猜想是内部直接有完整的小鸡,也是比较有趣的。外部结构观察到形状是一端圆一端尖,外面有硬硬的壳,可以保护卵。请敲开圆的一端发现,里面是有一个空隙,我们叫做气室。希望学生就能自己发现了,而且他们还发现壳里面是两层膜,一层贴壳,一层贴着卵白,这样中间才形成的气室,帮助呼吸。
关于内部结构的功能,我有问学生你觉得那部分是形成小鸡的,他们有的说卵黄,有的说是一起的。然后我请他们再观察了青蛙卵结构,发生是透明膜里面包着一个小点。那鸡蛋的那部分结构很像这个卵呢?打开生鸡蛋观察,发现是卵黄特别像这种卵,那外面的卵白有什么用了,结果青蛙卵生活中水中,不缺水,才没有卵壳结构。学生就联想到那卵白可能是补水的,因为生的卵白就是那种流动液体状的。
通过这样的观察过程,学生自己观察总结到的知识,让他们觉得探索生命发生的过程更有趣,让科学知识学起来更有趣。(一个小贴士,后面做实验不用带生鸡蛋来学校比较好,因为观察以后丢掉很浪费,所以后面我们设计的活动是老师敲一个做示范,后面请学生自己回去观察生鸡蛋,并做成鸡蛋料理。后面许多家长给我反馈的是,孩子们都是自己做的料理。那样既观察了解了科学知识,学生也培养了实际劳动能力,超级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