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妈妈知道怎么办》一书,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是樊登老师请来他的同事,同时也是本书作者王小骞老师来同他一块讲解的,他们讲得绘声绘色,特别棒!
作为家长,我们不能够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养活孩子的人,而要把自己当作一个教育者。
而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必须得掌握最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以及通过科学实验、通过长期跟踪被发现出来的有效的教育规律,如果想做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这个意义上的父母的话,就得有这些知识储备。
王小骞老师正是拥有这样的知识储备的教育者。
《妈妈知道怎么办》一书就是小骞老师把自己学到的一些东西应用在她孩子身上后总结出来的一份非常难得的教育反思,对所有存在教育困扰的家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听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是怎么跟孩子好好说话。
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学会好好说话,是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的,这种幸福感、温暖感会辐射给身边的人,于是你最爱的那些重要他人也感受到了,于是他们开始给你正向反馈,他越来越好。而且父母对孩子好好说话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会成为一个高影响力的父母,你的孩子认为你的话特别有价值,他愿意好好地听和参考。
比如,我们家的思思现在特别在意输赢,有的时候我夸邻居家的小樱桃几句,她就不高兴,会噘着嘴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夸我,你就知道夸别人啊?”
以前,我不知道如何去跟孩子沟通,就只会跟她讲:“我们要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啊!”结果孩子更加不高兴了。
现在她再跟我说“妈妈你为什么不夸我”时,我就知道怎么去跟她沟通了。
我就照小骞老师教我的去跟孩子讲有三种快乐:
最低等的叫竞争性快乐。
第2种快乐厉害了,叫非竞争性快乐,你可以跟谁比呢?跟你自己比,你别跟别人去比啊。
第3种快乐是无条件快乐,那就比较灵性一点的东西了。
哈,对,我跟我的小孩把这三种快乐都说了,但是重点就在第2种快乐,所以当她再跟我说“妈妈你为什么不夸我”时,我就跟她说:“我们不要追求竞争性快乐好不好,让我们追求非竞争性快乐吧!”居然有效哎,她不再生气,反而平静下来了,可能我说的话也启发了她的思考吧。
我觉得就是要多给孩子这样的一些灌输,我们要跟孩子说说清楚,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让孩子输不起,要让孩子更多地在意自己的成长,而不是跟别人比较。
能好好跟孩子说话的家长一定是特别走心地爱孩子的家长。
因为爱是一定要走心的,爱不走心是没有办法传递出健康的、有温度的、优质的爱的,所以家长需要重新检视自己对孩子的爱,是由心出发的吗?特别容易上头吗?走心的同时也要走脑,这个脑就是指思维方式和理念,它是解决问题的路径,所以父母平时得注意储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家长对孩子既走心又走脑的爱是能够满足孩子被理解、被认可、被赞赏、被接纳、被爱的深度渴望的,这是能够帮助到孩子成长,能够调动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的。
因此,让我们翻开《妈妈知道怎么办》这本书,学习如何好好地跟孩子说话吧,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健康的、有温度的、优质的爱传递给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