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北京Bye的第1个故事**
Jason,28岁,来京十年,电商创业者,准备离开北京,去向暂未确定
在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工作不到一年便辞职骑行青藏线和川藏线,有过劫后余生的经历;之后回京创业,曾经潦倒到在庙里过年,现终于在北京有了一份相对稳定的事业,然而还是决定离开... ...
自我评价:一个走在创业不归路上的北漂
今年是Jason到北京的第十年。
2007年,他离开老家襄阳到北京上大学。高中就读于特奥班的他,作为老家的学霸级人物考到北京;虽然是情理之中,但是这也足以令他觉得兴奋。
感性的人会喜欢北京
初到北京,他就意识到自己喜欢这里,他觉得自己的未来属于这里。
他眼里的北京是一个很有人情味儿的地方,没有丝毫排挤感让他觉得舒服;而他将这归功于北方人,他喜欢和北方人打交道。
他曾经和朋友比较过北京和上海这两座城市,得出的结论是:上海人精于“算”,什么都会算得很清楚,而且会当面算。
而北方人则会觉得都是朋友压根没有必要;同样的,这种“算”会让偏感性的人觉得不舒服。
所以,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偏理性的人会喜欢上海,偏感性的人会喜欢北京。而他,恰好属于后者。
选择自己喜欢的活法
大学毕业后,Jason选择了在一家快消品公司做销售。500强企业的光环,加上不错的薪资待遇,一切看上去都挺美好。
然而,通过前期努力将销售渠道跑顺畅之后,他忽然产生了厌倦的情绪。这种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让他极度不适,他想要改变。
跟很多文艺青年一样,骑行是他的爱好;跟很多文艺青年一样,他也有征服青藏线和川藏线的想法。
不同的是,很多人只是借用口头表达,而他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果断辞去了工作,而后一人上路。
从北京出发,他曾在内蒙大草原寒冷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扛”到天亮;曾在某个晚上被小偷光顾,偷的只剩下身上穿的衣服和一双破布鞋。
曾在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高原地区患上重感冒,一度以为自己就要死在那里,最终在被子里捂了两天,捂得整个湿透了才得以痊愈。
在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的时候,他白天一个人一路骑一路玩,到天黑发现离目的地还有30多公里。
回头看到身后有狼群尾随,只得不管不顾拼了老命往前赶,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刻直接瘫倒在地,后来发现自己真的当场被吓尿了。
这些都是他在路上的遭遇,他说一路上虽然很累,但是想到前面还有没见过的风景,没遇到过的人,没体验过的生活,他觉得自己又有了动力。
而当旁人试图将他的这段经历上升到“信念”或是“修行”的高度时,他却选择了云淡风轻:不过是喜欢玩儿,喜欢未知的生活罢了,并未想要从中得到什么。
也许,“得到”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骑行到拉萨时,他与佛珠结下了缘分。
他觉得之所以会喜欢佛珠,是因为自己身上有传统中国人的影子,藏人和藏族文化对他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只是当时他并没有想过这将会成为他回到北京之后的事业。
创业就是有个事情就去做
骑行回来后的大半年时间,他没有找工作。后面刚好有个机会,他跟三两好友做起了电商生意。
一开始只做生鲜,后面凭借自己在第一份工作中积攒起的货源和人脉,又增加了母婴这一品类。
再然后,机缘巧合遇到在线下做佛珠文玩生意的校友(现在的媳妇儿),发现这块儿市场很大,于是就注册了公司。
后面因为“中国合伙人”式的原因,几个好友组成的初创团队散伙了。他和当初的女友继续着文玩饰品的生意,一直到现在。
当然,这无形中也包含了那段说走就走的骑行经历,赋予了他的灵感与缘分。
回想起分开后创业的第一年,Jason还心有余悸。他在文玩这行完全没有经验,什么都是从头开始学。
刚开始的两年相当苦逼,每天从早上九点一直干到晚上两点,凡事亲力亲为,从未有过一天的休息。那年过年都没有回家,直接在北京寺庙过的。
但是,这些辛苦总算没有白费。从第二年下半年开始,生意开始出现盈利,整个过程可谓一步一个脚印。
刚开始,Jason通过市场分析意识到以他的财力和经验,去做大市场肯定没有机会。于是就选择以非常小众的材质去打开局面,那个时候每个月赚一万多,也是他和当时的女朋友整个月的工资。
紧接着,他又发现了市场上有一个刚兴起的材质搜索量很大,便开始主攻这个材质,加上前几年的文玩热,结果又做成功了,那时每月大概能有五六万的盈利。
因为之前太理想主义,对钱并没有什么概念,请客吃饭都是大手一挥,加之对电子器械和摄影感兴趣,创业之前欠了一屁股债。
这个阶段所挣的钱全部用来还之前的债了,大概有十几二十万之多。Jason说特别感激媳妇儿,在他最苦的时候和他一起走了下来。
再后来,随着自身经验的丰富以及对市场的成熟分析,他们慢慢可以突破一些以前不敢做的材质了。
就这样,团队也在慢慢扩大,到现在很多具体的事情都不用他自己做了。但是还是会觉得累,他说这种累不是体力上的,主要是压力大导致的心累。
这也是他自称是“走在创业不归路上”的原因吧。
喜欢北京但是不将就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十年来Jason始终坚持初心:深爱着这座城市,并且觉得自己的未来属于这里,直到… …
2016年,Jason和一起创业的女朋友决定步入婚姻。在筹备结婚的同时,他们准备考虑买房子。就是这一次,也是第一次,让他产生了离开北京的想法。
和大多数只能“望楼兴叹”的北漂一族不同,他有能力在北京偏远的地方购买一套房。
但是想到孩子的教育资源,想到媳妇儿的大衣帽间,想到自己的大书房…他意识到就目前的收入,光想通过努力就能在北京过上幸福生活,已经很难了。
尤其是给孩子的学区房,动不动20万一平米,几乎是他不可能承担的。再者,在他看来,北京除了东城西城海淀朝阳,其他地方的教育资源还赶不上他老家。
更有甚者,他有几个坐拥学区房的朋友,为了孩子能上公立幼儿园,从孩子出生就开始排队,一直到孩子长到三四岁都没排上,结果就只能被迫选择去私立幼儿园。
很多北漂会觉得,只要是在北京能够拥有一套房,凡事将就着也就过去了。但是,正是因为考虑了很多现实层面的问题,Jason觉得一旦将就了往后的问题就多了。
他笑言,自己在北京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早点买房和炒房。
他说,可能明年后年会离开吧。现在之所以还没离开,主要是手头的项目还脱不开身,人员团队都在北京;过个一两年,这个项目就放到这边,然后找一个统筹负责的人。
至于离开后会选择的城市,他初步考虑的是长三角或者珠三角,或者武汉,或者西安;这其中包含了对于经济发展因素的考虑,也有自己和媳妇儿对于家的牵绊。
虽然具体城市还未定,但是他笃定地将上海和深圳排除在外,至于原因不言而喻。
聊到理想的生活状态,他说等再多赚点钱就不做具体的项目了,去做项目投资和其他投资。
然后在山里面或者海边建一套房子,一定要有个大花园,养2只德牧,早上起来带着狗出去跑步,不想呆了就出去看看,还有那么多地方他都还没去过。
说完还不忘自嘲得补充道:仅仅是理想生活,估计这一辈子就悬了,没戏。
对于离开北京后的生活,Jason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担忧,因为他喜欢这种陌生感。
尽管如此,他依然不否认,等有足够的钱能在北京过上高质量的生活了,可能再过个几年北京的雾霾也好了,他可能就又回来了。这里面考虑最多的,还是希望孩子能有一个好的起点。
如果不是因为筹备结婚要买房,他从未想过要和北京道别。对于喜欢陌生感,追求未知生活的他来说,两者并不矛盾,也许因为北京这座城市足够多元从而可以让他的各种想法得以实现吧。
另外,自始至终他都没有避讳:他对北京是真爱,是不得已才走的;具体就是在这里追求高质量的生活,钱不够。
最后问到关于骑行时的那几次劫后余生对自己之后的心态有什么影响时,他回答道:觉得没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