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中国通史完结

这一个月今天就是最后一天了,中国通史这本书今天刚好也是把它看完了,还有最后一小点,卡点刚好。

上次讲到荀子,这里接着讲韩非子。

荀子有两个非常有名的弟子,韩非和李斯。

韩非和老师荀子一样,他的学说也融合了诸家之长。不过,韩非子抛弃了荀子倡导的礼义,转而宣扬法治,成为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认为,没有法令,即使是尧、舜这样的圣贤之君,也不能治理好国家;而若有法令的约束,即使是桀、纣那样的暴君,也不会把国家扰乱到难以收拾的地步。

韩非为人口吃,不善言谈,但是他的文字熠熠生辉,很有感染力,尤其是他主张的改变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思想,影响很大。他的著作传到秦国,很受秦王政的青睐。秦王政说,我如果能够见到这个人,和他交游,死而无憾。在李斯的迫害下,韩非被迫服毒自杀,他的学说却被秦王政全面接受。

战国法家反对思想自由,但是法家本身却是百家争鸣的产物,其对自然、人性、政治、社会等做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有价值的理论观点。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都是从现实需要出发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的。他们治学的出发点是为统治者出谋划策,他们游历列国,也是希望得到统治者的赏识和重用。汉以后,学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倾向更为明显,对学问的纯学理性的探索则逐渐减少。

这一个月下来,觉得看书是真的很好,一天看一点点就好了,看了记不住不重要,看了就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