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决定你的自我驱动力》选自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拆页若干: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
我之前就是无数学英语大军中的一员,看似学了N年的英语,但是没能学会。我平常说学英语,也仅仅去背单词,以为这就是学英语。
虽然懂得晚了点,感恩还是知道了原因。
没有学好是因为英语并不是我的刚需。我生活和工作中,用到的概率微乎其微。因为不是刚需,我学英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自己也没有压力,就因为英语好与坏对我的影响真的非常有限。
俞敏洪老师说:优秀是一种习惯。笑来老师解读这个习惯就是刚需,优秀的人把优秀当做一种刚需,所以那些优秀的人的工作生活在普通人看来都那么完美就不足为奇。
感恩我知道了原来大脑可以重新塑造的结论。把自己的刚需不断在大脑中重塑,形成新的沟回。让正确的刚需作为驱动力的源头。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1、我之前一直在工作之余学英语,好多个月,就是每天背单词的模式,虽背了挺久的,但是感觉英语到底有没有长进我并不知道,甚至不关心。我在机械的背单词,似乎在告诉自己没有浪费时间我还在学习,让自己觉得是个上进的人。现在想来,实在,真的是种假象。
2、3月份给自己注册了公众号,告诉自己要学写作。偶尔我确实在写,但是一个月最多两篇。今天,忽然想到了所谓的刚需。。。
A2:我的应用
正确的刚需才是驱动力的源头。不能忽视的词是“正确”。
在三个月前,我调整了学英语的方法。虽然英语在我的生活工作中真的用得极少,但是我假想学好英语,尤其是阅读是自己的刚需。于是我不再执着于背单词,用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改成看英语原版小说,一开始真的很吃力,然后坚持下来,竟然也看了三本英文原著小说。之后又开始看扇贝新闻,大多关于科技类,政治类,每天3篇的样子,不知不觉间,看起来真的不再费力了。我想是归功的主要原因:一是我把英语阅读当做自己的刚需;二是用起来才是最好的老师。不然一直背单词而不用就永远不知道到底能不能看懂文章。
公众号似乎是我的一大痛点,内心是想好好写东西的,但常常因为输入不够就导致没东西输出或者时间的原因,一个月也更新不了两篇。现在想来,其实公众号写文章就不是我的刚需,更多是记录一种成长。但是和学英语一样,我内心有这个兴趣的,我可以假想一个月保证写三篇是我的刚需,那么就可以实行起来,不要找借口,写起来再说,没有人能一开始就写得很好。
英语阅读每天已经养成了习惯,所以下个目标就类似英语的假想的公众号写文章的刚需了。虽然结合实际情况,是假想的,但我笃信这是正确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