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读书笔记④完

第6章

学习早期的认知力和晚期的截然不同。这不仅是因为学生比专家知道的少,还因为他们所知道的以不同的方式储存在大脑里。正是多年的练习导致他们思考的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像历史学家、科学家或者数学家那样思考是很高的标准。和新手相比,专家可以用多种方式解释一个概念,而且花的时间更短。【专家脑子里的货比较多】

专家的长期记忆里不仅仅有很多信息,而且这些信息在记忆中储存的方式和初学者不一样。专家不会像初学者那样考虑表层结构,他们思考功能,或者说深层结构。专家是进行抽象思考的。专家可以轻而易举地理解抽象概念,因为他们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举例:怎么学历史的?背!但是真正的历史学家,他们一般是接触一手材料,比如某个皇帝写的手记、某一个历史人物的出生证明、当时的新闻报道。他们是用这些一手材料,然后对历史事件进行合理的诠释;最终,他们会给出某一个历史结论。所以,这是历史学家做学问、做研究的方式。那这时候就产生一个疑问了,包括很多现在的教育,也试图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不让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练习科学家、历史学家正在做的事情呢?所以很多学校都在改革,说教育一定要让孩子真正地思考,像科学家一样,让他们去观察、让他们去做自己的实验、让他们去研究史料等等。你会发现这些行为,它假设了一个事情:假设学生在认知上,有能力做到科学家和历史学家所做的事情。

作者首先很详细地跟我们解释了,专家是怎么思考的。一个案例足以说明。美国有一个电视剧叫《豪斯医生》,剧中主角豪斯医生本身就是一个大专家,医学专家。有一个病例是这样的,一个16岁的男孩跟医生说,他有复视和夜惊(夜里面会惊醒)的症状。豪斯医生就认为,如果脑部没有受过撞击,青少年的夜惊,往往跟目击过谋杀案或者说遭受到性虐待,受到的压力太大有关系。因此医生就给他暂时诊断为性侵害。后来,这个医生发现,男孩的大脑其实受过撞击,打球的时候被打中过头部。所以他又重新下了一个结论,暂时把这小孩诊断为脑震荡。然后电视剧又给出了一个细节,这小孩坐在柜台上前后晃腿,正好医生经过,就留意到这个小孩的腿部肌肉痉挛。腿部肌肉痉挛是睡觉的时候,才有的身体动作,但这小孩并没有睡。这么一个小细节,就推翻了他之前所有的诊断。这个医生就怀疑男孩有退行性病变,要求这小孩住院。住院之后,就对他各种检测,睡眠测试,血液检查,脑部扫描等等。其他医生都觉得没有问题,只有豪斯医生看到他脑部有个结构,略微有一点点畸形,就推测说是由液体压力导致的。所以他又改了诊断,改为浸泡在组织液里的脑部有系统堵塞,堵塞造成了颅内的压力,就导致了观察到的症状。所以这个医生就开始检测他大脑周围的液体是否正常,有没有堵塞。结果真有堵塞,他就决定进行手术。手术的过程确实在男孩大脑周围的液体当中,找到了多发性硬化特征的化学物质,但是没有发现这个疾病引起的大脑损伤,因此暂时就诊断为了多发性硬化。后来病人又出现了幻觉,然后这医生又经过一系列的诊断,最终确诊了他是“亚急性硬化全脑炎”。当然这个过程省略了很多,但已经足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专家到底是怎么思考的。首先,专家他能够在很多信息当中,分辨出重要的细节。比如这个小孩上来跟医生讲,他有复视和夜惊的症状。这个医生几乎就没有关注复视的症状,直接就去想夜惊是怎么回事。

所以这是专家才能够做到的,他能从很多的信息当中分辨出哪个细节是重要的,哪个细节是不重要的。否则像我们这样的初学者,我们也去观察案例,我们也去看病例,结果什么都看不出来。这是专家思考的特点之一。

专家思考的特点之二,是他能够从记忆当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正确信息。专家一般都有丰富的背景知识。说的稍微极端一点,稍低级的医生,他其实常常跟专家知道的事情一样多。比如你在电视里面,肯定见过这样的镜头,就是专家在做出诊断的时候,他手下有很多的助理。专家做出诊断之后,或者是说出某个症状之后,一般情况下,他身边的人都是听得懂的,所以他们应该都知道这些信息。但是真正的专家,他能够从记忆当中,快速准确地获取正确的信息,这是年轻的医生做不到的。他们也知道,但想不到。这是专家思考的第二个特点。

专家思考的第三个特点体现在犯错上,他们犯错的时候也比较优雅。专家在得不到正确答案的时候,即便他们给了一个错的答案,但错的那个答案,通常是个最佳的猜测。他的猜测都是有根据的,虽然有的时候不完全正确。

专家思考的最后一个特征,是专家在相似领域上迁移的能力,比初学者要强很多。

我们到这稍微总结一下,专家之所以能像专家一样思考,首先,背景知识存储的比较多。其次,存储的方式也不一样。专家之所以能够着眼于深层结构——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能够忽略那些不重要的细枝末节、直接得出有用信息的原因——他们的长期记忆里面,存着的本身就是一些抽象的东西,所以他们能够迅速地识别出一个新问题内在的抽象结构,他们可以忽略那些不重要的细枝末节。这是新手根本就做不到的。

练习的另一个重要启示是:如果我们不肯花时间是成为不了专家的。一些研究者支持后来定义为“十年规则”的效应:一个人不花上十年时间是不能在任何领域成为专家的。【一万小时定律】专家并不只是简简单单比初学者思考能力强而已,他们的思考方式有本质上的区别。【时间长了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第8章

孩子智能上的差异可以通过持久努力来改变。【智能不是天生的】你可能认为基因在小孩子身上应该最重要,因为即使他们的环境不同,但他们接触世界的时间还不长,相比之下大人在环境中生活了几十年,环境理应对他们有更大的影响。但是,数据和我们设想的恰恰相反,这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环境对智能的影响不大。这个证据令人惊讶的理由在于,如果智能大部分归结于遗传,我们是不可能看到整个国家的IQ分数有非常大的变动的,因为总的基因库变动非常缓慢。那么遗传因素占大部分的论点就被否决了。IQ分数有大幅度的提髙——这绝不可能是基因变化所能带来的巨大提升。有些可能源自更好的食物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有些可能是因为越来越复杂的环境迫使人们需要抽象思考,以解决不熟悉的问题一一这正是他们在IQ测试上遇到的题目。不管原因为何,它肯定是环境导致的。

小结:智力到底是什么?关于智力的研究结果,一种是说存在一种非常综合的智 力,这种综合智力意味着智力高的人,他各个方面都会看 上去很聪明。我们还不是特别确定这个综合智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觉得它可能跟工作记忆的容量有关。我们会发现,好像这个综合智力高的人,不管去学习还是 去工作,他这一辈子好像都比别人做得更出色,所以这就是关于智力研究结果的一种说法。还有一种说法是,人是存在不同类型的智力的,有语言智力、数学智力等等。如果一个孩子在词汇考试当中得分比较高,我们可以推测出,他的语言智力比较好;但是我们没有办法推测他的数学智力好,因为这两种智力是不同的、独立的。那这两种说法哪种正确呢?都不完全正确。目前占主导地位的说法是:存在综合智力,综合智力底下还支持不同的智力类型,比如,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存在语言智力和数学智力的分类的。这是目前比较占主流的一种说法。

什么使人聪明?那接下来我们再解决另外一个更关键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让人聪明的?一般情况下,不用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都知道:两个因素,要么是遗传,基因决定你就是个聪明的人;要么是环境,就是后天练习,被影响、被鼓励什么的,然后你就变得更聪明了。这两个因素是最有可能影响智力的。基因因素让你去探寻或选择不同的环境,但最后影响你智力的还是环境。以上我们就解释了到底是什么使人聪明,其实是环境。

如何提高智力?我们谈第三个问题,我们怎么样才能变得更聪明?我们的智力怎么提高?首先,你要相信你的智力是可以提高的。一定要改变你的思维,从固定思维变成成长思维。什么叫成长思维?比如2个人都犯了一个错,固定思维的人就觉得:我能力就这样,我肯定不行,我不适合做这个;可是成长思维的人会认为:我可以从错误当中学习一下,我的能力是可以变化的,我的智力是可以提高的,就是认为自己身上是有成长性的。那有没有成长思维,对你的影响是什么?有的话,你才会持续努力,你才会有信心。如果没有的话,你就会觉得反正我也提高不了,那我不做努力了,所以最后的结果也不一样。如果你家里面有个小孩,你觉得孩子好像不那么聪明,你一定要去肯定他的努力,不要去肯定结果、肯定他的能力,一定要肯定他努力的这个过程,让他相信付出的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都是有用的。因为智力是可以提高的,所以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会给你带来提高,都会给你带来收获。

最后,作者还给了我们一个建议:你要明白,落后时,跟上队伍是个长期目标。比如上学的时候学得比较慢;再比如这个读书课,有人理解得快,因为他过去的背景知识多,但有人理解得就比较慢。如果你要是比别人基础差、比别人知道的少,你学到的还比人家少,你会越来越慢。所以作者说,你要去弥补知识量的差距的话,你必须比别人更努力、接触更多的新知识,这样你才能跟上你的队伍。

对于智力,态度很重要。相信智力可以通过努力提高的学生比相信智力是改变不了的事情的学生得到的分数更高。【努力是很重要的】为了帮助后进生不掉队,我们首先要确保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进步,然后我们要让他们相信为此所做的努力是值得的。【很多差生都是破罐子破摔,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变他们的想法】赞扬努力,而非能力。不要夸人聪明,要夸人很努力。

大量研究显示,最成功的减肥不是节食,而是能够改变每天的生活习惯,例如从全脂牛奶改为低脂牛奶,或者遛狗而不是让它自己出门,又或者不喝拿铁改喝黑咖啡。

第9章教学,和其他任何复杂的认知技能一样,必须通过练习得以提高。【没有什么技能是天生的】大量数据显示,教师的水平在头五年有显著提高。五年以后,这条曲线趋向平稳,平均来看,一个有二十年教龄的教师和一个有十年教龄的教师在水平上相差无几。练习包括从内行人那里得到反馈:作者从编辑处得到评论,篮球队需要教练指导。如果没有反馈信息,你就不知道如何使你成为更好的认知学家、高尔夫球手或者教师。【有反馈的练习最有效】练习往往还意味着花时间在非目标任务上,以提高完成目标任务的能力。例如,优秀象棋选手不仅仅下棋,他们还花很多时间学习开局,分析其他专业选手下过的棋局,而任何项目的运动员都要通过负重练习和心肺功能训练来提高耐受力。【这个很有启发性】如果你想要成为更好的教师,你不能满足于年复一年地增长经验。你必须练习。练习指的是:(1)有意识地提高;(2)为你的教学寻求反馈意见;(3)为了提高水平完成没有直接联系的任务。【不只是老师,其他人都是一样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