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1102:没有主见,就不要创业。

学习内容:

马燧率军大破田悦军,王武俊杀死李惟岳

【原文】

辛丑,册太子妃萧氏。

癸卯,袷太庙。先是,太祖既正东向之位,献、懿二祖皆藏西夹室,不飨。至是,复奉献祖东向而飨之。

徐州刺史李洧,正己之从父兄也。李纳寇宋州,彭城令太原白季庚说洧举州归国。

洧从之,遣摄巡官崔程奉表诣(门)〔阙〕,且使口奏,并白宰相,以“徐州不能独抗纳,乞领徐、海、沂三州观察使,况海、沂二州,今皆为纳有。洧与刺史王涉、马万通素有约,苟得朝廷诏书,必能成功。”

程自外来,以为宰相一也,先白张镒,镒以告卢杞。杞怒其不先白己,不从其请。戊申,加洧御史大夫,充招谕使。

十一月,戊午,以永乐公主适检校比部郎中田华,上不欲违先志故也。

蜀王傀更名遂。

辛酉,宣武节度使刘洽,神策都知兵马使曲环,滑州刺史襄平李澄,朔方大将唐朝臣,大破淄青、魏博之兵于徐州。

先是,李纳遣其将王温会魏博将信都崇庆共攻徐州,李洧遣牙官温人王智兴诣阙告急。智兴善走,不五日而至。

上为之发朔方兵五千人,以朝臣将之,与洽、环、澄共救之。时朔方军资装不至,旗服弊恶,宣武人嗤之曰:“乞子能破贼乎!”

朝臣以其言激怒士卒,且曰:“都统有令,先破贼营者,营中物悉与之。”士皆愤怒争奋。

崇庆、温攻彭城,二旬不能下,请益兵于纳。纳遣其将石隐金将万人助之,与刘洽等相拒于七里沟。

日向暮,洽引军稍却,朔方马军使杨朝晟言于唐朝臣曰:“公以步兵负山而陈,以待两军,我以骑兵伏于山曲,贼见悬军势孤,必搏之。我以伏兵绝其腰,必败之。”朝臣从之。

崇庆等果将骑二千逾桥而西,追击官军,伏兵发,横击之。崇庆等兵中断,狼狈而返,阻桥以拒官军。其兵有争桥不得,涉水而度者。

朝晟指之曰:“彼可涉,吾何为不涉!”遂涉水击,据桥者皆走,崇庆等兵大溃。洽等乘之,斩首八千级,溺死过半。

朔方军士尽得其辎重,旗服鲜华,乃谓宣武人曰:“乞子之功,孰与宋多?”宣武人皆惭。官军乘胜逐北,至徐州城下,魏博、淄青军解围走,江、淮漕运始通。

己巳,诏削李惟岳官爵,募所部降者,赦而赏之。

甲申,淮南节度使陈少游遣兵击海州,其刺史王涉以州降。

十二月,李纳密州刺史马万通乞降,丁酉,以为密州刺史。

崔汉衡至吐蕃,赞普以敕书称贡献及赐,全以臣礼见处。又,雲州之西,当以贺兰山为境,邀汉衡更请之。

丁未,汉衡遣判官与吐蕃使者入奏,上为之改敕书、境土,皆如其请。

加马燧魏博招讨使。

三年(壬戌、782)

春,正月,河阳节度使李芃引兵逼卫州,田悦守将任履虚诈降,既而复叛。

马燧等诸军屯于漳滨。田悦遣其将王光进筑月城以守长桥,诸军不得度。燧以铁锁连车数百乘,实以土囊,塞其下流,水浅,诸军涉度。

时军中乏粮,悦等深壁不战。燧命诸军持十日粮,进屯仓口,与悦夹洹水而军。李抱真、李芃问曰:“粮少而深入,何也?”

燧曰:“粮少则利速战,今三镇连兵不战,欲以老我师。我若分军击其左右,悦必救之,则我腹背受敌,战必不利。故进军逼悦,所谓攻其所必救也。彼苟出战,必为诸君破之。”乃为三桥逾洹水,日往挑战,悦不出。

燧令诸军夜半起食,潜师循洹水直趋魏州,令曰:“贼至,则止为陈。”留百骑击鼓鸣角于营中,仍抱薪持火,俟诸军毕发,则止鼓角匿其旁,伺悦军毕度,焚其桥。

军行十里所,悦闻之,帅淄青、成德步骑四万逾桥掩其后,乘风纵火,鼓噪而进。燧按兵不动,先除其前草莽百步为战场,结陈以待之,募勇士五千余人为前列。

悦军至,火止,气衰,燧纵兵击之,悦军大败。神策、昭义、河阳军小却,见河东军捷,还斗,又破之。追奔至,三桥已焚,悦军乱,赴水溺死不可胜纪,斩首二万余级,捕虏三千余人,尸相枕藉三十余里。

悦收余兵千余人走魏州。马燧与李抱真不协,顿兵平邑浮图,迁延不进。

悦夜至南郭,大将李长春闭关不内,以俟官军,久之,天且明,长春乃开门纳之。悦杀长春,婴城拒守。城中士卒不满数千,死者亲戚,号哭满街。

悦忧惧,乃持佩刀,乘马立府门外,悉集军民,流涕言曰:

“悦不肖,蒙淄青、成德二丈人保荐,嗣守伯父业,今二丈人即世,其子不得承袭,悦不敢忘二丈人大恩,不量其力,辄拒朝命,丧败至此,使士大夫肝脑涂地,皆悦之罪也。悦有老母,不能自杀,愿诸公以此刀断悦首,提出城降马仆射,自取富贵,无为与悦俱死也。”因从马上自投地。

将士争前抱持悦曰:“尚书举兵徇义,非私己也。一胜一负,兵家之常。某辈累世受恩,何忍闻此!愿奉尚书一战,不胜则以死继之。”

悦曰:“诸公不以悦丧败而弃之,悦虽死,敢忘厚意于地下!”

乃与诸将各断发,约为兄弟,誓同生死。悉出府库所有及敛富民之财,得百余万,以赏士卒,众心始定。复召贝州刺史邢曹俊,使之整部伍,缮守备,军势复振。

李纳军于濮阳,为河南军所逼,奔还濮州,征援兵于魏州。田悦遣军使符璘将三百骑送之,

璘父令奇谓璘曰:“吾老矣,历观安、史辈叛乱者,今皆安在?田氏能久乎!汝因此弃逆从顺,是汝扬父名于后世也。”啮臂而别。

璘遂与其副李瑶帅众降于马燧。悦收族其家,令奇慢骂而死。瑶父再春以博州降,悦从兄昂以洺州降,王光进以长桥降。悦入城旬余日,马燧等诸军始至城下,攻之,不克。

丙寅,李惟岳遣兵与孟祐守束鹿,朱滔、张孝忠攻拔之,进围深州。

惟岳忧惧,掌书记邵真复说惟岳,密为表,先遣弟惟简入朝,然后诛诸将之不从命者,身自入朝,使妻父冀州刺史郑诜权知节度事,以待朝命。

惟简既行,孟祐知其谋,密遣告田悦。悦大怒,使衙官扈岌往见惟岳,让之曰:

“尚书举兵,正为大夫求旌节耳,非为己也。今大夫乃信邵真之言,遣弟奉表,悉以反逆之罪归尚书,自求雪身,尚书何负于大夫而至此邪!若相为斩邵真,则相待如初;不然,当与大夫绝矣。”

判官毕华言于惟岳曰:“田尚书以大夫之故陷身重围,大夫一旦负之,不义甚矣。且魏博、淄青兵强食富,足抗天下,事未可知,奈何遽为二三之计乎!”

惟岳素怯,不能守前计,乃引邵真,对扈岌斩之。发成德兵万人,与孟祐俱围束鹿。

丙寅,朱滔、张孝忠与战于束鹿城下,惟岳大败,烧营而遁。

癸未,蜀王遂更名遡。

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拔海、密二州,李纳复攻陷之。

王武俊既出恒州,谓卫常宁曰:“武俊今幸出虎口,不复归矣。当北归张尚书。”

常宁曰:“大夫暗弱,信任左右,观其势终为朱滔所灭。今天子有诏,得大夫首者,以其官爵与之。中丞素为众所服,与其出亡,曷若倒戈以取大夫,转祸为福,如反掌耳。事苟不捷,归张尚书,未晚也。”武俊深以为然。

会惟岳使要藉谢遵至赵州城下,武俊引遵同谋取惟岳。遵还,密告王士真。

闰月,甲辰,武俊、常宁自赵州引兵还袭惟岳。遵与士真矫惟岳命,启城门纳之。黎明,武俊帅数百骑突入府门,士真应之于内,杀十余人。

武俊令曰:“大夫叛逆,将士归顺,敢违拒者族!”众莫敢动。

遂执惟岳,收郑诜、毕华、王它奴等,皆杀之。武俊以惟岳旧使之子,欲生送之长安,

常宁曰:“彼见天子,将复以叛逆之谋归咎于中丞。”乃缢杀之,传首京师。

深州刺史杨荣国,惟岳姊夫也,降于朱滔,滔使复其位。


【原文华译】

1 辛巳,册封萧氏为太子妃。

2 十月十八日,祫祭太庙。之前,太祖牌位面向正东,献、懿二祖(李虎的父亲李熙、祖父李天赐)的牌位收藏在西夹室,没有香火。至此,把献祖的牌位拿出来,也东向供奉香火。

3 徐州刺史李洧,是李正己的堂兄。李纳入寇宋州,彭城县令太原人、白季庚游说李洧献出本州,归顺朝廷,李洧听从,派摄巡官崔程奉表到京师,并让他口头奏报,并报告宰相,说:

“徐州不能单独抵抗李纳,乞请让我兼领徐州、海州、沂州三州观察使,况且海州、沂州二州,如今皆为李纳所有。我与刺史王涉、马万通一向有约定,只要得到朝廷诏书,必能成功。”

崔程从外地来,以为只有一个宰相,先报告张镒,张镒转告卢杞。卢杞愤怒崔程没有先向自己汇报,不批准他的申请。十月二十三日,加授李洧为御史大夫,兼招谕使。

4 十一月四日,把永乐公主下嫁检校比部郎中田华为妻,这是先帝曾经许诺的,皇帝不愿违背先帝心意。

5 蜀王李傀,更名为李遂。

6 十一月七日,宣武节度使刘洽,神策都知兵马使曲环,滑州刺史、襄平人李澄,朔方大将唐朝臣,于徐州大破淄青、魏博叛军。

之前,李纳派部将王温与魏博军将领信都崇庆共同攻打徐州,李洧派牙官、温县人王智兴到京师告急。王智兴善于奔走,不到五天就抵达。

皇帝为他发朔方兵五千人,以唐朝臣为将,与刘洽、曲环、李澄共同救援。

当时朔方军物资装备没有送到,军旗、军服都很破烂。宣武军士兵对他们嗤之以鼻,说:“一群乞丐,能打胜仗吗?”

唐朝臣用这些话激怒士卒,并说:“都统有令,先攻破贼营者,营中财物全部给他。”士卒都奋勇争先。

信都崇庆与王温攻打彭城,二十天不能攻下,向李纳求救兵。李纳派部将石隐金率一万人援助,与刘洽等相拒于七里沟。

天色将晚,刘洽引军稍稍退却,朔方马军使杨朝晟对唐朝臣说:“公率步兵背山扎营,严阵以待两支叛军,我率骑兵埋伏于山坳,贼军看见公孤军深入,必定上前搏战;我率伏兵拦腰伏击,可以击败他们。”唐朝臣听从。

信都崇庆等果然率骑兵二千人过桥向西,追击官军,伏兵发动,拦腰横击。信都崇庆等兵被截成两节,狼狈而返,退守桥头,以拒官军。士兵有的争抢上桥受阻,便涉水而渡。

杨朝晟指着说:“他们可以涉水,我们为何不能?”于是涉水追击,占据桥头的叛军士兵也都退走,信都崇庆等兵大溃;刘洽等乘势追击,斩首八千级,溺死过半。

朔方军士缴获叛军全部辎重,军旗、军服鲜艳华丽,于是对宣武人说:“乞丐的战功,与你们宣武军相比如何?”宣武军都羞惭。

官军乘胜逐北,抵达徐州城下,魏博、淄青军解围退走,江、淮漕运这才打通。

7 十一月十五日,皇帝下诏,削夺李惟岳官爵;招募他的部属投降,给予赦免和赏赐。

8 十一月三十日,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派兵攻击海州,刺史王涉献出州城投降。

9 十二月,李纳的密州刺史马万通乞降;十二月十三日,朝廷任命马万通为密州刺史。

10 崔汉衡抵达吐蕃,赞普认为,皇帝敕书中把吐蕃送给唐朝的礼物称为“贡献”,而唐朝给吐蕃的礼物则称为“赐”,完全是把吐蕃当藩臣对待。又,云州之西,应当以贺兰山为边境,要求崔汉衡改正。

十二月二十三日,崔汉衡派判官与吐蕃使者入朝上奏。皇帝为之修改敕书,修订边境,满足赞普全部要求。

11 加授马燧为魏博招讨使。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

12 春,正月,河阳节度使李艽引兵进逼卫州,田悦守将任履虚诈降,不久复叛。

13 马燧等诸军屯于漳滨。田悦派部将王光进修筑半月形城堡,以把守长桥,诸军无法渡河。马燧以铁锁连车数百乘,装上土囊,在下游沉入水中,水浅,诸军涉水而渡。

当时军中缺粮,田悦等深壁不战。马燧命诸军带十日粮食,进兵屯驻仓口,与田悦在洹水两岸对峙。

李抱真、李艽问:“粮少而深入,为何?”

马燧说:“我军粮少,必须速战速决,如今三镇连兵不战,是想要拖垮我军。我若分军击其左右,田悦必定救援,则我军腹背受敌,战必不利。所以进逼田悦,这就是兵法所言‘攻其所必救’。他如果出战,我必定为诸君击破他。”

于是在洹水上架起三道桥梁,每天前往挑战,田悦不出战。

马燧令诸军半夜起来吃饭,沿着洹水,直扑魏州,下令说:“如果敌军追来,就停下列阵。”

留下骑兵一百人,在营中击鼓鸣角,并拿着火把,抱着干柴,等诸军全都出发后,就停止擂鼓,藏起号角;等田悦军渡河后,焚毁桥梁。

官军行进十里之后,田悦收到消息,率淄青、成德步骑兵四万人过桥追击,乘风纵火,鼓噪而进。马燧按兵不动,先割除前面百步内的杂草作为战场,严阵以待,招募勇士五千余人为前列。

田悦军抵达,大火熄灭,田悦士气衰退,马燧纵兵攻击,田悦军大败。神策、昭义、河阳军之前稍微退却,见河东军得胜,转回加入战斗,再次击破田悦军。

马燧军追奔到河边,三座桥梁已全部焚毁,田悦军大乱,投水淹死的不可胜计,斩首二万余级,俘虏三千余人,尸体相互枕藉,连绵三十余里。

田悦收余兵一千余人退走魏州。马燧与李抱真不和,屯兵于平邑寺庙,迁延不进。

田悦夜里抵达南郭,大将李长春关闭城门,不让他进城,以等待官军,过了很久,天色将明,官军不至,李长春只好开门接纳。田悦杀李长春,登城拒守。

城中士卒不满数千,死者亲戚,号哭满街。田悦忧惧,于是手持佩刀,乘马立在府门外,召集全部军民,流泪说:

“田悦不肖,蒙淄青、成德两位长辈大恩,自不量力,抗拒朝命,丧败至此,让士大夫肝脑涂地,都是田悦之罪。田悦上有老母,不能自杀,愿诸公以此刀砍断田悦首级,提头出城投降马仆射,自取富贵,不要与田悦死在一起!”然后从马上自投于地。

将士们争相上前抱起田悦说:“尚书举兵起义,不是为一己之私。胜败乃兵家常事。我辈累世受恩,怎么忍心听到这样的话?愿奉尚书一战,不能取胜,也死而无怨。”

田悦说:“诸公不因为我丧败而抛弃我,我就是死了,于地下也不敢忘记诸君的深情厚意!”于是与诸将各自剪断头发,约为兄弟,誓同生死。

拿出府库中所有钱财,又搜刮富民之财,得一百余万,用以奖赏士卒,军心于是安定。又召来贝州刺史邢曹俊,命他整顿部伍,修缮守备,军势再次振作起来。

李纳军在濮阳,为河南军所逼,奔还濮州,向魏州求援。田悦派军使符璘率骑兵三百人前往,

符璘的父亲符令奇对符璘说:“我老了,历观安、史辈叛乱者,如今都在哪里?田氏能长久吗?你如果能乘此机会弃逆从顺,就是让父亲我扬名于后世了。”父子咬臂诀别。

符璘于是与副将李瑶率众投降马燧。田悦收捕他的家族,符令奇谩骂而死。李瑶的父亲李再春献出博州投降,田悦的堂兄田昂献出洺州投降,王光进献出长桥投降。田悦入城十几天,马燧等诸军才抵达城下,攻城,不克。

14 正月十二日,李惟岳派兵增援孟祐,镇守束鹿,朱滔、张孝忠攻拔束鹿,进兵包围深州。

李惟岳忧惧,掌书记邵真再次游说李惟岳,秘密上表朝廷,先派弟弟李惟简入朝,然后诛杀诸将之中不听命令的,亲自入朝,让岳父冀州刺史郑诜暂时代理节度使,以等待朝廷命令。

李惟简动身之后,孟祐知道他的密谋,秘密派使者告诉田悦。田悦大怒,派衙官扈岌前往见李惟岳,责备他说:

“田尚书举兵,是为您索求节度使旌节而已,不是为他自己。如今您听信邵真之言,派弟弟奉表朝廷,把反逆之罪全都推给田尚书,以求自己清白,田尚书有什么地方辜负了您,以至于此?如果您现在斩了邵真,则相待如初;不然,当与您绝交了。”

判官毕华对李惟岳说:“田尚书因为您,身陷重围,您一旦背弃他,这是不义之极。况且魏博、淄青兵强食富,足以对抗天下,形势尚未可知,为什么急着三心二意呢?”

李惟岳一向懦弱胆怯,不能坚守之前的计划,于是把邵真带上来,当着扈岌的面斩了;发成德兵一万人,与孟祐一起包围束鹿。

正月十二日,朱滔、张孝忠与恒州军战于束鹿城下,李惟岳大败,烧毁军营逃遁。

兵马使王武俊被左右所构陷,李惟岳怀疑他,但是爱惜他的才能,还不忍心铲除。束鹿之战中,命王武俊为前锋,王武俊暗中考虑说:“我击破朱滔,则李惟岳军势大振,回来必定要杀我。”所以作战不用全力,于是战败。

朱滔打算乘胜攻打恒州,张孝忠引兵返回西北,扎营于义丰。朱滔大惊,张孝忠的将佐们也不理解,

张孝忠说:“恒州军宿将很多,不可轻视。逼迫他们,则并力死战;缓和一下,他们就开始内斗了。你们等着瞧,我军就待在义丰,坐等李惟岳殄灭。况且朱司徒口气大,见识浅,可以与他善始,难与其善终!”于是朱滔也屯驻在束鹿,不敢前进。

李惟岳的部将康日知献出赵州,归降朝廷,李惟岳更加怀疑王武俊,王武俊非常惧怕。

有人对李惟岳说:“先相公把王武俊当成心腹,让他辅佐大夫,又有骨肉之亲(王武俊的儿子王士真娶李惟岳的妹妹为妻)。王武俊勇冠三军,如今危难之际,却猜疑他;如果没有王武俊,派谁去为大夫击退敌人呢?”

李惟岳以为然,于是命步军使卫常宁与王武俊共同攻击赵州,又命王士真将兵宿卫府中,保卫自己。

15 正月二十九日,蜀王李遂更名为李溯。

16 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攻拔海州、密州二州,李纳反攻,又把二城收复。

17 王武俊出了恒州,对卫常宁说:“我今天幸而逃出虎口,不再回去了!当向北归降张尚书。”

卫常宁说:“李惟岳暗弱,信任左右,看他的形势,最终将被朱滔所灭。如今天子有诏,谁能得到李惟岳的首级,就把李惟岳的官爵赏给他。您一向为众人所服,与其出亡,不如倒戈,取下李惟岳首级,转祸为福,易如反掌。事情如果失败,那时候再归降张尚书,为时未晚。”

王武俊深以为然。正巧李惟岳派要藉(节度使亲卫官)谢遵到赵州城下,王武俊邀请谢遵同谋对付李惟岳。谢遵回去,密告王士真。

闰正月二十一日,王武俊、卫常宁从赵州回军袭击李惟岳。谢遵与王士真矫称李惟岳命令,开城门接纳。黎明,王武俊率骑兵数百人突入府门。王士真为内应,杀十余人。

王武俊下令说:“大夫叛逆,将士归顺,敢违拒者灭族!”众人都不敢动。

于是抓获李惟岳,又逮捕郑诜、毕华、王他奴等,将其全部杀死。王武俊因为李惟岳是旧节度使之子,想要把他押送长安。

卫常宁说:“他见了天子,将会再把叛逆之罪归咎于您。”于是缢杀李惟岳,将首级送到京师。

深州刺史杨荣国,是李惟岳的姊夫,投降朱滔,朱滔让他官复原职。



【学以致用】

没有主见,就不要创业。


一个人准备创业之前,一定得多测试下自己的性格(习性),看看是不是适合。

比如:主见、韧性、担当...等

我们讲修齐治平,修身是中心,是地基,在生死存亡的社会竞争中,到了关键时刻,有时比拼的就是创业者的基本素养,其它外在的条件不足反倒是次要的。

我们看李维岳的行为,

首先是没有主见,一会听这个一会听那个,这是很致命的。

其次是韧性不够,没有担当,遇到点风险就想着先确保自身安全。 你都造反了,哪能只顾自己安全呢?

最后是脑子拎不清。

他不懂人性,没有带团队的经验,他既然已经猜忌了王武俊,猜猜看,王俊武会不会心有芥蒂?

他竟然还安排王武俊的儿子作为府中宿卫,这就很废了,所以他听不懂谷从政的话也很正常。


在这一段“二代”(唐德宗PK田悦、李维岳、李纳)博弈当中,只有他最差劲。

田悦要强上很多,他懂得利用权术+金钱来凝聚团队的战斗力。

可是在大势面前,这还是很难成功。因为权术压根只是求胜之末。不死就算运气。

唐德宗的客观条件最好,哪怕同样的激励政策,他发出的威力最大,毕竟他是李唐的老板,天时在他这一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