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一首诗都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读完。语气的对比,形象化的比喻,情绪的转换等。都必须与人的思想中的节奏变化相一致,这些都有他们的周期,不能超越一定的限度,你可以选出世界上最优秀的诗歌,但是假如你用蜗牛般的速度慢慢地细读,它就会从一件艺术品沦为一堆废物。想象一下孩子在专注于功课时的大脑活动:读到“此时”,然后停了下来,查查字典,然后继续读下去“一只鹰”,然后又查一下字典,接下来又对句子的结构感到惊叹,如此这般,这般如此。那样能有助于他认识罗马吗,当然,常识告诉我们,你可以尽可能的找到最好的一本,这些一本完美地保持了原著的魅力和生气。然后以前的速度大声朗读,还要加上一些有助于理解的说明。然后你开始加大对拉丁语的批评,感到他把一件活生生的艺术品奉为神圣。但有人会提出异议,认为遗憾的。是翻译总不如原著,翻译当然不如原文,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必须掌握拉丁文的理由,一旦原文掌握了,就可以定它一个适当的速度。
由此想到了我们在带领孩子们共读的书目,通常老师会要求学生看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并会说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就如前面提到的一会儿打断一下,一会儿停顿下来,这原本以为的好方法,实际上在扼杀孩子阅读的兴趣,也不很实际,所以在阅读时,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些原生态的读,真正让书的精彩留住孩子们的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